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三国 > 诸葛亮(181-234)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17155398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节选自《僧怀素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以修身________       ②年与时________
不足________             于故里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3.请简要分析【乙】文是如何体现“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
4.阅读【甲】【乙】两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             致:达到
B.非学无以广                 广:增长
C.险躁则不能             治:治学
D.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与                    学而习之
B.非淡泊无以明             博学而笃
C.静修身                    
D.夫君子                 又数刀毙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在信中对儿子晓之以理,先从反面论述了不“静”之害,又从正面说“静”理,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B.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全文不足百字,以议论为主,论述了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了淡泊宁静的价值。
C.诸葛亮在信中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学习,第三是惜时。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D.诸葛亮在文中指出“静”是学习的前提,只有“静”才可以摒除杂念和干扰,心无旁骛地学习、沉思及反思自己的作为。
2022-02-24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划线词。
①非学无以广(      )
②淫慢则不能(      )
③险躁则不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下面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侄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B.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C.“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
D.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2020-04-06更新 | 20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三臣于草庐之中             (3)以陛下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乱世       旧都
B.先帝不臣卑鄙       长尺寸
C.咨臣以当世       若臣死
D.如所言       真无马邪?(《马说》)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追述了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甲文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C.乙文中提到的“后主”是刘禅,后主是相对于刘备而言的。
D.乙文中诸葛亮的表白体现出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4.由乙文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随身衣食,悉仰于官。
2019-07-30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