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38 题号:185608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家的树

①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③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1.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依提示回答。
小时候——__________   读书后——__________   走出家园——__________
2.第①段写“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中的“严寒”和“松柏”各象征什么?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味蕾上绽放的思念

近云

①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

②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

③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

④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快又干净,我要一根一根慢慢地摘,边摘边嗅沾在我手上独特的香气。

⑤三两个鸡蛋,打散入锅炒成黄灿灿的蛋碎,慢慢摊凉。清洗干净的韭菜,一刀下去,满屋都是韭菜味儿,有点冲鼻,却也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切细的韭菜和蛋碎,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淋上油调下味,已经开始让人垂涎欲滴了。

⑥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做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虽然从厨房到餐桌只有几步距离,但在我心里等多一秒似乎鲜度都有所折损。所以每次妈妈烙韭菜盒子,我最要紧的事当然是等在灶台边蹲守。锅里的韭菜盒子被煎得两面焦香金黄,香气弥漫满屋的时候,我手里早已抓紧了盘子,准备随时迎接韭菜盒子大快朵颐一番。

⑦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上面细细的油泡还在滋滋啦啦,热腾腾的面皮映着黄绿相间的韭菜鸡蛋,让人忍不住想大吃一口。可千万别急,心急吃不了韭菜盒子。先咬一小口,放一放韭菜盒子里的热气,再趁热吃,才是不二法门。

⑧只不过,道理我都懂,可在韭菜盒子面前,谁还有空想这些呢。于是,一边真香,一边真烫,吃得跳脚,鲜到忘乎所以。妈妈的韭菜盒子,好像永远都凑不到整盘,剩下几个端上桌的时候,我的肚皮早已撑得滚圆,再也吃不下了。

⑨也不知道是韭菜盒子太香,还是儿时对于吃韭菜盒子的记忆太过美好,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抬头看看窗外明朗的春光,妈妈的韭菜盒子就会跳入脑海。

⑩岁月新更又一春。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时不时地来厨房打探,扯着我的衣襟儿,一遍又一遍地问“今天吃什么?”离家在外,既然吃不到妈妈的韭菜盒子,就让儿子吃上我做的韭菜盒子吧。不用看菜谱,靠着记忆里的点滴,电饼铛里的韭菜盒子已经喷香。“韭菜盒子真好吃!”“好烫啊!”看儿子吃韭菜盒子的小样儿,犹如当年自己的馋猫儿相。

⑪几个韭菜盒子下肚,抚慰了味蕾,也唤醒了思绪。择时而食,本是件平凡而又自然的选择,却因有关美食记忆的微妙作用,开启了一段浓浓的思念和美好的传承。

(选自《格言》,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③~⑩段,完成下面图表。

A _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_D 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草木发新,春菜也尽情舒展腰肢。
(3)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分析春韭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的原因。
(4)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包馅、捏边、热油、下锅,妈妈烙韭菜盒子总是一气呵成
(5)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结合选文,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2022-08-05更新 | 24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苦瓜

肖复兴

①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②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开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瓢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瓢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瓢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瓢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③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④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⑤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瓢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⑥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⑦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⑧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⑨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瓢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⑩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以“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
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3.结合原文分析一下作者喜欢苦瓜的几个原因分别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请你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由这段话想起母亲。
2022-08-13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年初一没下雪

山鬼


ㅤㅤ①去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安静了下来。时间还早,我买了份报纸,走向车厢。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ㅤㅤ②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看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ㅤㅤ③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
ㅤㅤ④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着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书。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ㅤㅤ⑤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连忙摆着手,说不吃,不吃。小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大家喝个痛快。
ㅤㅤ⑥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嗯……不,小孩子没看过雪,带她去看雪。
ㅤㅤ⑦哦。我嘴里应着,心里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ㅤㅤ⑧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男人主动收拾桌上碎骨。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的人说像盐……
ㅤㅤ⑨你给我说说吧,说说吧。说着话,我想去洗手间,路过洗手间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哭泣。
ㅤㅤ⑩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她的母亲在她四岁时去世了,九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节了。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见过雪。《济南的冬天》那篇文章激起了她看雪的愿望,使她在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真正冬天的模样。
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回程的车回,再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和在车上吃饭了。临走前,他收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又一场大雪。
ㅤㅤ⑪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张灰黄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她那双黑眼睛就像在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我拿了300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他们送我上了回家的中巴,在车旁拼命摇着手。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上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ㅤㅤ⑫一天无雪。一夜无雪。初三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窗玻璃上响起了淅淅的声音。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雪时的种种趣事,激起了小女孩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也给了她父亲为女儿治好病的希望。
B.小说虽然没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感染读者。
C.父女俩送“我”上中巴,并拼命摇着手,表明他们对“我”的留恋和感激。
D.文中所描写的男人是一个非常自尊、质朴、慈爱的父亲形象。
(2)文中插入了一段“男人哭诉”的情节,这段插叙有什么作用?
(3)如果将结尾改为“下车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和本文的结尾比较,哪一个好些?请做简要分析。
2023-10-03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