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898278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太监沐敬,建文中人。貌魁伟,敢慷慨直言。永乐中,从征漠北,逾月不与虏遇,人马困顿,上意犹未已,谏者皆被谴。敬谏再四,上苦之曰:“反蛮!”敬曰:“固不知孰敢反也。”上怒,命曳出斩之,敬辞色不为动。上徐曰:“我家养人皆若人,岂不诚有益!”释之。

(选文有删改)

[乙]茂本美风姿,有俊才,为县学生。御史行香,见茂本曰:“此子外材好,内材何如?”茂本应声曰:“外材争似内材高。”又一日,茂本方与诸生会馔,一微行老御史坐明伦堂,诸生出见,御史曰:“‘黄米饭香青菜熟’,诸生有能对此者乎?”茂本应声曰:“白头人老赤心存。”

(选文有删改)


①沐敬:人名。②建文:明惠帝年号,后面“永乐”为明成祖年号。③詈:责骂。④茂本:人名。⑤会馔:共同在食堂内就餐。⑥微行:便服私访。⑦明伦堂:书院的正殿。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月不与虏遇          不敢稍约(《送东阳马生序》)
B.固不知敢反也       吾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C.岂不有益             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茂本与诸生会馔   七百里(《愚公移山》)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意犹未已,谏者皆被谴。
(2)上怒,命曳出斩之,敬辞色不为动。
3.乙文两处使用“应声”一词,由此可以看出茂本的什么特点?
4.你认为乙文中茂本应对老御史的句子“白头人老赤心存”有何妙处?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王俭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俭叹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


【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俭以博闻多识(自己)B.俭叹服(于是,就)
C.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各数条(复习)D.如澄所(说)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出 巾 箱 几 案 杂 服 饰 令 学 士 隶 事 事 多 者 与 之 人 人 各 得 一 两 物
3.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2022-12-05更新 | 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少所嗜好。在西洛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有删改》


【注释】①钱思公:北宋作家,下文提及的谢希深、宋公垂也以文学知名当时。②西洛:西京洛阳。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④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所嗜好                           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B.在西洛时语僚属                 射于家圃(《卖油翁》)
C.必挟书                           诱敌(狼》)
D.盖惟此尤可以属思             但手熟(《卖油翁》)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短小精悍,都蕴含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A_____,【乙】文阐明B____。(A、B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3-06-16更新 | 1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选段)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于槽枥之间(bìng)B.之不能尽其材(shí)
C.死亦我所(wù)D.故患有所不也(pì)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才美不外 _______________        (2)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_______________     (4)故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4.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性的文体,【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乙】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2022-11-01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