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蒲松龄(1640-1715)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934064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______
野有麦场______
③一狼其中______
④屠自后断其______
(2)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3)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剩骨   止:仅,只
B.野有麦场   顾:看,视。
C.其一坐于前   犬:狗
D.一狼其中   洞:挖洞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B.本文说明对待这种象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C.狼虽然狡诈阴险,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D.文中的狼虽然贪婪凶恶,但最后被屠户砍死,作者认为狼还是值得同情的。
4.将上面文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021-10-05更新 | 1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虎相斗

《战国策》

有两虎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注释】①[管庄子]和下文的“管与”都是人名。②[甘饵]美味的食物。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剩骨 在天中行
B.将隧入以攻其后与日去
C.屠自后断其悬梁刺
D.盖以诱寡不
2.结合语境,给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1)有两虎人而斗者_____“诤”的义项:①争夺。②争论,争辩。③直言规劝,使人改正错误。
(2)虎者,_____“戾”的部分义项:①罪,罪过。②违背。③凶暴。④安定。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B.其一犬/坐于前
C.一狼/洞其中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狼之“黠”具体体现在哪里?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5.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寓意。
2021-01-16更新 | 2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蒲松龄,号______居士,是清代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顾野有麦场”中的“顾”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举目四B.不屑一C.瞻前D.三茅庐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狼具有哪些可憎的特点?
4.屠户能够战胜狼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1-10-0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