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970238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权,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蹄,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鑔,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权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⑱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⑲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荏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⑳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1.选文前三段,突出了杨树怎样的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①③两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特点。
2.为了“救树”,“我”和先生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怎样?
3.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联系全文,说说“我”和先生因为什么而惊叹。
4.从“救树”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知识点】 散文 毕淑敏(1952-)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甲】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请概括选段甲的主要内容。
2.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六十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这样说,突出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
3.作者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欢呼。
4.选文甲中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请结合甲乙两文段,说说作者“意见变化”的原因,并对作者的选择加以简要评价。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6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生一事一叶茶

沈小玲

①邵彩玲是土生土长的龙坞茶镇里桐坞村人。30年前,邵彩玲从青岛卖茶回来,发了高烧。病好后,走路却不方便了。她没有办法再去采茶和卖茶。于是,就学炒茶。

②邵彩玲永远记得最初炒茶时,右手烫出了27个水泡。

“那真是泡裹泡啊。”她伸出右手,左右翻转了一下,好像还可以看到27个水泡的印记似的,随即爽朗地笑了。

④“炒茶时,尽量不要说话,说话和不说话,炒出来的茶是不同的。”

⑤“如果你今天心情不好,炒出来的茶口感就不会好。”

⑥这些都是她的炒茶心得。

⑦当她的炒茶技艺名声在外后,许多年轻人不远千里从外地慕名而来,她一概不收学费,免费传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的炒茶技艺,已经带出了好些弟子。常有人问邵彩玲:现在,你女儿长大了,你的炒茶技艺后继有人了。

⑧每每听到如此发问,邵彩玲会笑着说:“手艺不一定只传给自己人,还得传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也要传给那些真心学习的人。”对于妈妈把炒茶技艺传给谁,邵彩玲的女儿一点都不计较。她也跟妈妈学炒茶,还经常把自己炒的茶和妈妈炒的茶混着摆放,让客人挑选品尝。当客人喝完茶,说“不错,有邵老师的水平”时,她就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连声说:“还没到火候,还没到火候呢。”

⑨为了响应国家“农业开发,荒山变茶园”的号召,邵彩玲和丈夫商兴农在龙坞镇的长埭村拓荒,开辟茶园,种植茶树。夫妻俩承包了100亩荒山。整整五年,他们吃住全在山上。理灌木、斩荆棘、拔杂草、清乱石、修梯田、筑水沟,在一垄垄标准的茶田上扦插茶苗,深耕,肥田,改良土壤等等,茶园开垦的工作一项不落。

⑩邵彩玲夫妇每天像蜜蜂采蜜一样在茶园里忙碌着,看着茶园一天天绿意盎然,他们像是吃了蜂蜜一样,有说不完的甜蜜和喜悦。

⑪常年体力透支,邵彩玲病倒了,在开辟茶园后第六年,她被查出得了全球仅百例的罕见癌症。但哪怕是在病中,邵彩玲依然舍不得离开茶叶,时常要把心爱的茶叶摸一摸,看一看,才觉得心安。

⑫“茶叶是有灵性的。”邵彩玲深信,她能战胜病魔就是源于骨子里头对茶的痴迷、对茶与生俱来的热爱。

⑬病愈后的邵彩玲对茶园做了新的十年愿景。她说:“做茶,不是把赚钱作为奋斗目标,而是因为我对茶有一种真实的感情、一种回馈的愿望、一种美好的向往。”

⑭春天的太阳暖烘烘的,茶园里的茶树长势特别好,茶枝顶上冒出一两片、两三片芽,芽尖儿嫩得好像会滴出水来。

⑮邵彩玲相信科学,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时,她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引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并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和省级科研机构的支持帮助。科学种茶,让茶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也让茶叶的品种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⑯邵彩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茶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静静孕育、萌芽、长大,持续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有删改)

1.文章运用了第三人称来叙述,其作用是什么?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1)“那真是泡裹泡啊。”她伸出右手,左右翻转了一下,好像还可以看到27个水泡的印记似的,随即爽朗地笑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但哪怕是在病中,邵彩玲依然舍不得离开茶叶,时常要把心爱的茶叶摸一摸,看一看,才觉得心安。(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⑤段写道“如果你今天心情不好,炒出来的茶口感就不会好”,说说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说道:“当她的炒茶技艺名声在外后,许多年轻人不远千里从外地慕名而来,她一概不收学费,免费传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龙井茶的炒茶技艺,已经带出了好些弟子。”假如你是其中一位学习者,请写出你想对邵老师说的话。
2023-01-04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碗浓浓的鸡汤

王柳茵

“去吃地锅鸡?”一个朋友提议到。

“可以”“可以”……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我也十分喜欢地锅鸡汤。在火红的柴火下,煨出的一锅汤,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充满了记忆与温暖的味道。之所以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是我童年中最丰盛的味觉体验。

我所成长的岁月,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的时代,排骨汤、包饺子、炖鸡汤一定是过年过节才有的奢侈与欢喜。如果平时能吃上一两顿,那一定是有天大的喜事:或隆重的贵宾莅临,或远方的亲戚探访,或是经济上暂时的富余。总之,这一顿与肉食有关的饭,一定可以幸福好几天,回味好几天,炫耀好几天。

父母都是特别勤劳的人。记忆里,母亲每年春天总会买很多的鸡雏,而且一下就是四五十只。那时候各家各户存储的粮食不多,而鸡是要靠粮食养大的。对于母亲的大手笔,邻居们往往很是惊诧,母亲笑而不语。

几十只鹅黄的鸡雏在院子里很是可爱。圆溜溜毛茸茸的身子,如水般清澈的眼神,还有“叽叽叽叽”的叫声,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牵动着我好奇的目光。我有时依偎在母亲的身边,伸出手去摸它们,甚至央求母亲捉一只,捧在我的手心里,连手心被啄了一下,也觉得有说不出的亲昵与欢喜。母亲却常常不让我们靠近,怕我们的粗心与鲁莽,怕走路不小心,一脚踩踏了幼小的鸡雏,会令它们死于非命。鸡雏的成长也是伴随着意外,比如老鼠、黄鼠狼的偷盗,比如瘟疫的袭扰,比如猫儿的觊觎,比如急促的脚步。

鸡雏在母亲温润的爱呵护下,渐渐长大。母亲找来两只大筐,两块破布,每天天不亮,就将鸡群一分为二,放进筐里,蒙上破布,用绳系好。由父亲用一根扁担,挑到离家二里之外的一块坡地上去。每当夕阳西下,父亲又披着月色星光,将两筐越来越沉的鸡雏挑回家去。

小鸡渐渐长大,父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也许是心疼父亲的身体,也许是想改善一下寡淡的生活,有一天,母亲忽然说:“明天我们杀一只小公鸡来吃。”姐姐和我自然十分欢喜。

杀鸡,褪毛,开膛,清洗,剁块,拌料,翻炒。母亲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灶下红红的柴火上蹿下跳,锅里的油“滋滋”的冒着热气,拌上粉面的鸡块被母亲倒进锅里,随着锅铲的翻动,香味渐渐溢了出来。我在灶下咽着口水,总是不肯离开,眼睛一直盯着锅铲下那炒得干爽且两面金黄的鸡块。许是母亲看出了我的馋相,便从锅里挑出易熟的喷香的鸡肝,解一解我那按捺不住的馋虫。

两斤左右的一只小鸡,似乎不够一家人的饕餮。母亲便和上一块面团,擀成宽宽的面片,在鸡汤炖好之后,下到锅里。然后全家人一起围坐在厨房里,一起享受这清贫生活里绝美的盛宴。

成年后的我,一直对地锅鸡汤不改初衷。父亲去世后,母亲在老家院子里独居。周末时,我也会买上一两只鸡,给母亲做鸡汤。然而,总是不如记忆里的味道。有一天,又说起小时候吃鸡汤,母亲感慨地说:“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肉。我才想着多喂点鸡,留着给你们几个增加点营养,改善改善生活。鸡长大要吃很多粮食,让你爸挑着筐把鸡放到野地里,还不是为了多省点粮食?”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母亲生存的智慧,父亲无私的辛劳;懂得了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父母拼尽全力,倾其所有,给予我们最周全的护佑和最深沉的爱意。无数个日出日落,阴晴风雨,父亲肩头一直挑着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对子女的无尽爱意!

后来,母亲也和我们在人群中走散。所有时间里的人和事,一经逝去,便不再回来。一碗浓浓的鸡汤面,是我常常回忆的童年的美好与温暖,是我此生追忆不止的残缺与遗憾,更是我铭刻心头的惦念与眷恋。

那一碗浓浓的鸡汤面,承载着成长岁月中父母多少浓浓的爱啊!

(选自《文讯》,有删改)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体现“父母生存的智慧和无私的辛劳”的事情,写出四点。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理解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我在灶下咽着口水,总是不肯离开,贪婪的眼神一直盯着锅铲下那炒得干爽且两面金黄的鸡块。
(2)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找来两只大筐,两块破布,每天天不亮,就将鸡群一分为二,放进筐里,蒙上破布,用绳系好。
3.回忆性散文都有两种视角,请你结合文本举例说明这两种视角在文中的体现。
4.全文以“鸡汤”为线索,第⑤~⑧段却用大量笔墨叙写父母养鸡的艰苦经历。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有人说,文章的第①②段多余,可以删去?你的看法呢?
2022-01-20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