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日常生活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19890017

   羲 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七岁即善书,每日不辍。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③,书便大进。


【注】①《笔说》:论书法的书。 ②幼令:幼时的美好才华。③期月:一整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七岁即____________恐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文内容,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七岁即善书,每日不辍”,可见王羲之有极高的书法天赋,并且勤奋刻苦。
B.“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表明年幼的王羲之十分顽皮淘气。
C.“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这句话表明母亲对王羲之很了解,温柔细致。
D.“羲之拜请 ‘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这句话表明年幼的王羲之胸怀大志,上进心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               择其者而从之
B.尝于家圃                  不亦精乎
C.微颔之                      当涉猎
D.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
B.我酌油知之                    杓酌油沥之
C.尝射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
D.结友                           遣之
3.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卖油翁》讲述了一个卖油翁通过以钱沥油而钱不湿的技艺,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不值得骄傲,做人要谦逊、戒骄戒躁的道理。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体现出陈尧咨最开始还是很谦逊,向老人虚心请教,“尔安敢轻吾射!”则体现出他后来的傲慢无礼。
C.文章开头就对陈尧咨作概括介绍,说他“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文章以“康肃笑而遣之”结束,陈尧咨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有解嘲,“笑”和“遣”则表现出陈尧咨通达畅快的一面。
2022-04-23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丁氏,丁氏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昔者曾子。费人有与曾子同名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费:地名,鲁邑。旧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B.丁氏                           对:应答,回答
C.昔者曾子          处:居住D.费人有与曾子同名          族:种族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闻传之者        不思则罔B.令人问之丁氏             其一犬坐
C.曾子母曰            又数刀毙D.母尚织自若也          回也不改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是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B.乙文中曾参母亲与甲文中宋国国君对待传闻的态度是一样的,流言经过多次传播会令人信以为真,危害极大。
C.甲、乙两文告诉我们对于传闻或流言,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传播,应以审慎的态度去分析、甄别。
D.甲、乙两文体裁相同,均是寓言。它们体现了寓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形象、集中的特点。
4.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2024-03-29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文言文阅读。

梅花书屋

[明]张岱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选自张岱《陶庵梦忆》。②幮(chú):古代一种似橱形的帐子。③閟:同“闭”。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又“云林秘阁”名之____
②不得____
2.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A.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B.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C.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D.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
3.把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4.读《梅花书屋》,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文中:“________”与《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古人重视书斋坐落的自然环境,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3-22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