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古代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993906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举选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患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有删改)


【注释】①造次:轻率。②进:向前,前进,这里指钻营求利。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之事       举:选拔,任用
B.故考绩黜       陟:赞扬,批评
C.为极多       患:祸患,灾难
D.但世惟求其才       乱:混乱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3.文中唐太宗和魏征择人用人之道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乃 至 被 谗 受 贬 由 参 知 政 事 谪 守 邓 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2-05-13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或尽粟一石       (        )                    (2)执而临之             (        )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4)厉王使玉人       (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B.执策而临之C.王闻之D.厉王使玉人相之
3.用斜线划分停顿(每句两处):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2)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4.翻译下列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关于人才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2017-05-02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蓟:蓟县。②淮:淮河地区。③太祖:赵匡胤。④私第: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⑤阖:关闭。⑥箧:小箱子。⑦薨:占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
(2)蒙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
(3)为相   及:______
(4)晚年手不   释: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太祖尝与语,奇之。
3.联系【甲】【乙】两文,简析吕蒙和赵普两人的读书经历有什么共同之处。
2023-01-23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