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77 题号:20290190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2.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
【甲】______       【乙】______
3.【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出三点)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②【关尹子】人名,善射。③【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④【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请于关尹子   请:
但手熟尔   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表现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               。(均用文中语句回答)
(2)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3-03-10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有所不辟       (2)尔而与之       (3)所识穷乏者我与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022-12-18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
(2)谈笑有鸿儒
(3)亭亭净
(4)陶后有闻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花/之富贵者也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甲】【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2023-06-20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