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20467227
阅读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西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_____
②即小舟入湖_____
下船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从武林门而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是:日更定矣/进亦忧,退亦忧
C.一:湖心亭点/而或长烟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人各复延至其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4)两文都是写景名篇,请自选角度分别谈谈写景方法,并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
(5)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前往西湖的心情,请分析一下两者心情的异同。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

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节选)


【注释】①囷(qūn):圆形的谷仓。②斫:砍伐。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     俨然B.寻所志     便扶
C.病终     驎之欲更D.不知有汉     相谓曰
2.为【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直线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4.【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一词意思相仿。
5.下面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B.【甲】文中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乙】文中刘子骥“好游山水”,且常常深入深山老林采药探奇。
D.【乙】文中刘子骥“二进山”后,终于寻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仙药。
6.从【甲】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2023-07-29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释] ①愀然(qiǎ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②束发:年纪轻。③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④毛锥子:毛笔的别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滕子京庆帅左迁此地   物喜B.盖亦有为而   野芳而幽香
C.入为谏议   之者谁D.则真可哭也   问其姓氏,金陵人
2.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他不同的是(       
A.朝廷用人如此B.吾谁与归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                       
(2)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
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
2020-04-07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这是测水深的方法。④掬(jū):捧。⑤馀甘:橄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B.神寒骨(凄凉)
C.俯仰数谷 (越过)D.不复甚(睡)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底 折处辄B.潭中鱼百许头 其源殆熟物
C.潭西南望 循山D.其境过清 书付过
3.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却将水、鱼各尽其妙,令人叫绝。
B.乙文“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字,写出了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及作者的感受。
C.甲、乙两文作者同属“唐宋八大家”,同处被贬之时,故所抒之情也完全一样。
D.甲、乙两文自然流畅,层次井然,又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富有诗情画意。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2020-03-02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