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期中 2023-10-22 1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A诸葛亮曾言事业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扫洒庭院的杂事,B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允许他碰剑,这种情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昼夜地偷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取剑术实战的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C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退去浮燥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D他心无旁 地专心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的巅峰。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1)请你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
_____
_____
心无旁wù_____
(2)请为A句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把加标点后的句子工整的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
(3)文中B处划线句是 _______复句。
(4)文中C处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5)D句是病句,请提出修改建议。
2023-10-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名著阅读。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在他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的象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甲)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甲)一览,觉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1)该文段选自作品《水浒传》,文中的“甲”为作品中的(人名)   _______绰号   _______
(2)在原著中,下面事件与该人物无关的一项是 _____ (只填序号)
A.大闹飞云浦            B.沂岭杀四虎           C.血溅鸳鸯楼               D.夜走蜈蚣岭
2023-10-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难(0.4)
4. 古诗默写。
(1)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3)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向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6)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7)_________________。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2023-10-2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5.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铜仁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调查项目升降幅度检测项目升降幅度
身 高肺活量
体 重视 力
胸 围男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铜仁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3) 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016-11-18更新 | 5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铜仁卷)语文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6. 阅读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西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_____
②即小舟入湖_____
下船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西:从武林门而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是:日更定矣/进亦忧,退亦忧
C.一:湖心亭点/而或长烟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人各复延至其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4)两文都是写景名篇,请自选角度分别谈谈写景方法,并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
(5)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前往西湖的心情,请分析一下两者心情的异同。
2023-10-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7. 阅读回答问题。

粮食

①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②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③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④“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粱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⑤“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⑥“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⑦“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⑧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粱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⑨“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⑩“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⑪“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粱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⑫“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粱面呢!

⑬“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⑭“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检吧!

⑮“你喝了它吧!老伴眼里已转了半晌的泪,到底流了下来。

⑯“别难过,等解放以后,那时候啊!嗨!到共产主义那更美了,吃香的,喝辣的,任挑。老寿吹灭了灯,又在灶门前蹲了下来。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等着老甘那轻轻的叩门声。

⑰村里的狗,叫了几声,老甘来了。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子。

⑱“老寿,你放心。哪里有老百姓就饿不着咱们。你们这点心,我带去防个急用。老甘紧紧捏了捏老寿的手就走了。

⑲老寿看他走远了,回身进屋关门。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打仗的人,留下了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悄悄地用手掌抹去两眼的热泪,把门关上。

(节选自《剪辑错了的故事》,题目为编者所加)


(1)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
老寿→①_________→把所有粮食装成四袋→②___________→发现老甘留下两袋粮食
老甘→准备转移队伍→③___________→只带上两袋粮食离开
(2)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
(3)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阐述。
(4)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一袋是饼条子。
②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2023-10-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回答问题。

让你手机成瘾的不是App,而是缺乏意义的生活

①如今,很多人无论何时,都要刷刷手机,不刷就觉得不安;可只要一刷上就停不下来,刷完又后悔什么也没干,但没过一会儿却又心痒难耐……如果你也是如此,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很可能已经手机成瘾了。

②既然都上瘾了,那此人肯定非常喜欢玩手机吧,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杜伦大学的研究人员伊森•尼克拉斯和瓦兹利•迈克尔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则指出:那些天天刷手机的人,心底里可能并不喜欢这样。

③多巴胺的圈套:想要≠喜欢。在日常用语中,想要喜欢有何区别呢?试想,当一个人说自己喜欢一幅画时,可能并不代表他想要买它,也许只是单纯在表达欣赏和赞美。但如果他说他想要这幅画,那他的意思就是想拥有这幅画,其中包含了占有之意。所以,想要强调的是占有,而喜欢更多是表达欣赏。

④成瘾的一大特征,就是在成瘾者内心感受中,想要的程度很高,但喜欢的程度却较低,甚至几乎没有。那些沉迷于酒精和毒品的人,与其说他们真心喜欢这些东西,不如说他们的大脑已经对该类物质产生了依赖,这使他们常被想要的冲动所驱使。

⑤当个体渴望达成某个目标时,人体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就会被激活,刺激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以使人们处在兴奋且愉悦的状态。可这种愉悦感,并不等同于努力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刷完手机后会倍感空虚——只体验到了兴奋感,并无成就感。可一旦把手机放下,兴奋感稍一减退,人就会变得不安。为了缓解焦虑,人们希望再次获得多巴胺,于是又点开手机……周而复始之下,这就使奖赏系统变得越发敏感,越来越容易被激活。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使人陷入了刺激——愉悦——愉悦强化——成瘾的消极循环中。

⑥如今人们容易玩手机上瘾,这一方面是由于App设计者深谙营销心理学,毕竟只有让使用者难以自拔,才能获得更多商业利益;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自己,为何我们宁可沉迷在这份虚幻的快感中,也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欢且有意义的事?

⑦不过,威廉•格拉瑟也指出,上瘾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上瘾。想想那些每天练琴16个小时的钢琴家、能风雨无阻跑几十公里的跑者以及每天挥棒600次的棒球运动员。威廉•格拉瑟认为,光用意志力还不足以解释他们的这种坚持,更好的解释也许是:他们对每天进行的活动上瘾了,以至于如果停止这项活动,他们会感到痛苦;一旦恢复,痛苦会随之消失。

⑧但与消极上瘾者不同,积极上瘾者并不为牺牲的时间而感到后悔,反而认为这种投入很有价值。他们不仅能从上瘾行为中获得精神力量,而且能借助这些力量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想要做的事。

⑨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让自己积极上瘾的事呢?威廉•格拉瑟指出,形成积极上瘾需要时间,而且无论参加哪种活动,积极上瘾通常不会在6个月内形成,你必须坚定地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坚持的结果也可能不尽人意,因为并非所有尝试潜在积极上瘾活动(如冥想、跑步等)的人都会形成积极上瘾。

⑩换句话说,并不是你发现了什么事情有意义,然后才选择坚持,而是只有当你坚持做某事一段时间后,才可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进而找到人生的方向。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请分析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几乎”能够删去?为什么?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人们对刷抖音的成瘾和依赖是对抖音这个软件的喜欢。
B.“刺激一愉悦一愉悦强化—成瘾”是获得一种兴奋感,并非是找到人生的意义。
C.成瘾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有着巨大的消极作用。
D.虽然积极上瘾通常不会在6个月内形成,但尝试潜在积极上瘾活动就会形成积极上瘾。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和实际生活,说说如何有效的管控手机。
【链接材料】

有句格言,越自律才越自由,手机不是问题,怎么使用手机才是问题,应该通过教育引导,让孩子提升媒介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在面对手机时,他们才能拿得起放得下张海波说。

2023-10-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

尚俊颖

①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不顾风险、“最美逆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

②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为什么总有英雄不惧危险、勇毅前行?为什么总有猛士直面考验、迎难而上?支撑英雄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英雄主义,包括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高扬英雄主义,同时也呼唤人尽其责、各司其职,号召全社会共同从源头上化解风险、抗击疫情。

③英雄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明白自己被寄予的使命。英雄慷慨激昂、正气沛然,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找到了“大我”的寄托。英雄在前,激励我们每个人筑牢责任的堤坝,让无情的病毒寸步难行。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出己力、尽己责,多添力、少添乱,英雄们就能少流一些泪和汗,英雄的家人就少一份担忧。这本身也是对英雄最好的保护、最暖的致敬。

④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的战斗,每个人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对普通人而言,做好自我防护就是责任;对党员干部而言,带头向前、全面防控疫情就是责任;对生产企业而言,加班加点保障物资供应就是责任;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而言,配合防治、努力康复就是责任。像英雄般心怀大爱、履职尽责,我们就能守护好亲人健康、同事幸福、朋友欢乐,守护好社会祥和、国泰民安。

⑤责任也意味明确定责、强化问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

⑥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人人行动起来,提升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砥砺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加强大。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2月05日04版)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10.文章第②③段都在围绕“英雄”“责任”展开论述,这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11.请你列举一个抗疫英雄(文段中英雄除外)的事例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12.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去做?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微写作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字数在 200 字以内。
写作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式论述。
14. 大作文。

孟晚舟,作为国之重器的企业高层,却在异国他乡被当作重刑犯对待。在长达一千多天的羁押后乘坐包机返回祖国,在飞机上她写下这样的文字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铭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读完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注意写出所选文体的特点。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2023-10-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衡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4,5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字音  字形  复句的类型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二、名著阅读
20.85艾青(1910-1996)  《艾青诗选》
30.65《水浒传》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图文转换  文段综合  宣传标语
五、文言文阅读
6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70.65小说
80.65说明文
9-120.65杂文
七、作文
130.65小作文
14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