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名著导读 > 《红星照耀中国》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20729286
根据名著内容,选出恰当的选项。
(1)斯诺采访到的第一个红军领袖是(     
A.刘龙火B.贺龙C.周恩来D.毛泽东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B.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东行漫记》。
C.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杨虎城、徐海东等。
D.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周恩来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3)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红星照耀中国》认为红色革命在中国大地上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在当时的时代是非常有见地的预言。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学校举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演讲。下面是舟舟同学为演讲准备的材料。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A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乙]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

“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B。”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B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蒋介石把他称为文明的一大害。

——《红星照耀中国》


(1)甲文段选自______,“A”是______,乙文段的中“B”是______
(2)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中描写了众多经典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请你按照示例,选择名著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概括。
示例:尼摩勇斗大章鱼,巧破厚冰盖,勇敢睿智。
2023-08-04更新 | 147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小语和小文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后,有了如下的发现和探讨。

【材料一】

第一名战士被打中了,落入下面的急流之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其他战士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员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射出的子弹大部分掠过了他们的头顶,或者击中了对岸的悬崖。

——(《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狙击下已经靠近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

——(《长征》)

【材料三】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阅读这类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现点和态度。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1)请比较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表格。

材料一材料二、
作者埃德加·斯诺王树增
作者身份_____中国军旅作家、共产党员、少将军衔
采访对象和方式参与事件的当事人亲身受访下层战士层层转述
内容之同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记述了长征中__________这一事件
创作目的之异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的“红色中国”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

(2)小语在阅读中还产生了如下疑问,向小文求助。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2024-03-13更新 | 39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四个语段,分别写出每个语段中加点词语所指人物的姓名。

(1)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但这个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黑暗的社会打破。其悲惨生活反映了军阀混战时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给人的印象是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他早年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南昌起义,参加了长征。

(4)刚爽豪迈,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粗中有细。救助落难父女,失手杀人;为逃避追讨、削发为僧:最后圆寂于寺庙。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2022-06-13更新 | 4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