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1405031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文言文句子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中的“舍”可用组词法解释为“舍弃”。
B.“门外戏”中的“戏”可用组词法解释为“嬉戏”,通俗解释就是“玩耍”。
C.“尊君在不”中的“在”与“不”是指“在”与“不在”两面,可见“不”就是否定副词“不”。
D.“入门不顾”中的“顾”可用“瞻前顾后”来印证,解释为“回头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表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从元方反驳友人的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懂得交友守礼、以信的道理。
C.“怒”与“惭”写出了友人在元方反驳前后的态度变化,这表明他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D.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着力刻画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4.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你读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解释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因往晓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B.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有剩骨   (《狼》)
C.积块耳                                止增笑耳   (《狼》)
D.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   (《陈太期与友期行》)
2.杞人为什么忧天? 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3.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怎样进行评价?
2018-01-25更新 | 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狼》语段,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zhuì)行甚远B.jiǒngC.zhàn)蔽D.狼亦xiá)矣
2.解释下列加点倾斜的字词。
(1)并如故     
(2)担持刀   
(3)一狼其中
(4)狼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文章实际上讽刺的是什么?
2019-02-15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许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恐前后受                      ②其一坐于前
2.翻译句子。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B.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C.本文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
D.最后一段议论,点明主旨: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战胜。
2021-12-26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