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日常生活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1454359
阅读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相而去
②陈太丘与友
③又同席读书
④宁读如
(2)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华捉而掷去之
C.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给下列语句断句,断两处。
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5)【甲】文中划线句子表现父亲的友人怎样的性格?【乙】文划线句子中的“捉”字表现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
甲文:
乙文:
【知识点】 日常生活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所居先人之敞庐,西为小圃,有池焉,老屋数椽在其北。余宦游三十馀年无长物,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之。池上有亭,形类画舫曰石帆者,予暇日与客坐其中,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顾而乐之,则相与论文章流别,晰经史疑义,至于国家之典故,名臣大儒之言懿行。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一日,乃出鼠蠹之馀,尽付儿辈,总次第为一书,二十六卷。藏之家塾,示吾子孙,大之可以畜德,小亦可以多识。

(王士镇《池北偶谈·序》,有删节)


【注】①椽: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②庋(ɡuǐ):放置,收藏。③毛发:(水下)植物生长的丝状物。④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⑤畜:培养。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竹 树 飒 然 池 水 清 澈 可 见 毛 发
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只写词义

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释义

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词类活用法】不不枝(周敦颐《爱莲说》)名:____________
日与客坐其中【成语推断法】目不暇:____________
名臣大儒之言懿行【语境推断法】此句是说名臣大儒们的言行。嘉:____________
二十六卷【查阅字典法】①概要,大略;②平常,平庸;③尘世,世俗;④总共,共。凡: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
(2)藏之家塾,示吾子孙。
4.王士镇与刘禹锡虽身居“敝庐”“陋室”,但都表现出高贵的精神品质。请概括两者精神品质的共同点,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023-09-10更新 | 8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
(2)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康肃笑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他凭什么做出这样的评价?
4.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2018-05-01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差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节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踬:跌倒。⑧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间所享之福。⑩慎:人名,指宋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B.犹幸预君子之列: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
C.上感悟,起:立即,匆忙。
D.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侍从,近旁的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B.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C.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D.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三段中,作者将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自己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B.(甲)文作者详细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目的是勉励后辈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专心治学。
C.(乙)文朱元璋在孝慈皇后的劝谏下,两次免了宋濂的死罪。孝慈皇后前后两次劝谏的方式如出一辙。
D.甲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对比鲜明,很有说服力;乙文主要通过对朱元璋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他复杂的性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