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65415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     )                 (2)之曰                 (     )
(3)吾事                                      (     )                 (4)有使使止之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居天下之广居”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投诸渤海B.固国不以山溪
C.系衣带间D.不闻天子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见闻者无不流涕。
4.回顾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所学的知识,结合【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人物揣摩原文句子分析人物形象体现“大丈夫”的品质
文天祥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1)_______威武不能屈
周亚夫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刚正不阿不卑不亢(2)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曰:但引兵少却, 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陈:同“阵”,布阵。②谢玄:东晋将领。③融:即苻融,前秦将领。④坚:即苻坚,前秦皇帝。⑤蹙:逼近、逼迫。⑥蔑:没有。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       鄙:目光短浅
B.小大之        狱:诉讼事件
C.不如       遏:遏制
D.引兵少却     但:但是
2.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决胜负
A.可一战,战则请从
B.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钱覆其口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进行对比。
B.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都用到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C.甲文中鲁国能战胜齐国的原因是战前能取信于民,战时能把握战机。
D.乙文中秦兵大败的原因是苻坚和苻融的战略指挥不当,同意让军队后退,失去战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君 悬 军 深 入 而 置 陈 逼 水 此 乃 持 久 之 计 非 欲 速 战 者 也
2023-04-20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注释:①隐: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②蜚:飞。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王之庭_____________   (2)奋而出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皆还齐侵地。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鸣惊人”的“鸣”在文中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淳于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2019-04-22更新 | 1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

置酒洛阳南宫,曰: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给饷馈,不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子房:指张良。③饷馈:军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一食尽粟一石(     )   (2)执策而(     )
(3)贤者(     )             (4)不粮道(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九十
B.真不知马也                           余人各复延至
C.有功者害                      何陋
D.有一范增不用        人不知不愠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都与“人才”有关,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4-16更新 | 5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