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217591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B.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C.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D.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之应天府联系课文解释词义: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1)去:______
仲淹不根据词典推断词义:辛苦(《古代汉语词典》)(2)苦:______
人不能查阅词典选择义项:①可以;②胜任;③忍受。(3)堪:______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2)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4.文中是如何体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情怀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陶侃少孤贫。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之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请军事。荆州之刺史、荆州之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甓(pì):砖。②都督:统领。③士女:泛指百姓。④迄:到,至。
1.解释句中加点字
①故自
②岂可逸游荒醉
③恐不
④明毅
2.下列选项中的“之”和例句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荆州之士女
A.暮运之于斋内B.山川之美
C.实是欲界之仙都D.春冬之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
B.从“荆州之刺史、荆州之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为官深得人心。
C.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对不正之风。
D.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
2021-03-13更新 | 11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

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并辔:两匹马并排前进。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处。
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非学无以广才       广:
②意与日去       意:
③母郑亲诲之学       诲:
④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冠: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诸葛亮所说的“非志无以成学”。
2023-09-20更新 | 1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之。

改陕西都转运使。逾年,知庆州。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长卿凿百井,皆及泉。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定州当得园利八十万,悉归之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有删改)


注释:浮图①::对佛与佛教徒的称呼。鞫:jū 审问犯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
(1)言某众将叛
(2)无水
(3)郡人
(4)归之公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出师表》)
B.长卿驰谕
何陋有?(《陋室铭》)
C.长卿访得唐
而两狼之并驱如(《狼》)
D.则汝杀弟也
往来视之(《黔之驴》)
3.翻译下列句子。
(1)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结合文章分析孙长卿这一人物形象。
2018-05-24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