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217709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丙】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日中       期:_________
(2)一狼其中       洞:_________
(3)屠自后断其       股:_________
2.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下列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人不能胜任那种困苦,回去也不愿改变自己本来的享乐。
B.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回去也不愿改变自己本来的享乐。
C.别人不能胜任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愿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D.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愿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B.“家君”这一称谓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是谦辞。
C.《论语》是记录孔子弟子言行的道家经典著作。
D.清代文学作品《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5.“仁”“智”“信”是儒家思想精髓。选文中的人物行为体现了哪种思想?请选择其中一人简要分析。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甲】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丙】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欲其林   凶极恶   奢极欲B.林水源   善尽美   人皆知
C.便还家   简明扼   切中D.鸡犬   依为命   映成趣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像人世间之外的人。
理解:桃花源里的人虽然与人世隔绝已久,但是男女的穿戴都和人世间的人一样,突出故事的真实可信。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理解:渔人离开时,桃花源里的人特意嘱咐渔人不要把这里的事情对外面的人说,说明桃花源的人不希望被外边的人打扰。
C.未果,寻病终。
翻译:刘子骥没有寻找到桃花源,就因病去世了。
理解:作者写品德高尚的刘子骥再寻桃花源而没有结果,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说明在当时的社会这只是人们心中的圣地。
3.陶渊明的文《桃花源记》和陆游的诗《游山西村》一虚一实都勾勒了一幅田园生活画面。请你结合上面的诗文概括他们的田园生活特点。
答:____________
2022-08-13更新 | 2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吴均)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   消散B.夕日欲   坠落
C.在昼   仍然D.互相   

(2)下列语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自康乐以来
A.静以修身
B.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长城以外非吾土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B.鸢鸟飞到天空之上,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求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C.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走进(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D.鸢鸟飞到天空之上,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求的心;那些筹划政务的人;走进(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了晨昏景色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
B.乙文第二段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水,突出水的清和疾。
C.两文都在对山水自然的描写中寄予了作者高雅的情趣,高洁的情怀。
D.两文的不同在于,甲文多了一分与古之前贤比肩的骄傲,乙文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2024-02-08更新 | 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甲】【乙】完成下列各题。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略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略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④畅:酣畅。⑤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其欣悦:_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____
③人谓板桥读书善记:_______________               ④人咸之:____________
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4.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中原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A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心向学
乙文:                      B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勤奋刻苦

5.【甲】【乙】两文末尾的画线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2024-01-09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