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名著导读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183417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1: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选段2: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喂,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的不朽名著,一部______(特点)的报道性作品。
(2)选段1中画线句子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
(3)选段2中的“他”是____________,“我”对他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一)乱蟠桃大圣偷丹(节选)

① 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盛会”,即着那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

七衣仙女直至园门首,只见蟠桃园土地、力士同齐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设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仙女道:“大圣何在?”土地道:“大圣在园内,因困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寻他去来,不可迟误。”

②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作二寸长的小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

③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被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盛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④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lèng)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竟奔瑶池路上而去。

(二)偷吃人参果(节选)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树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

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像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够了!”


(1)这两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巨著(       )。作者吴承恩,(        )(朝代)小说家。
(2)全书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请仿照例句,再列举两处来。     
大圣竟然可以变作二寸长的小人儿,在那浓叶之下睡着了。
(3)请结合第一文段描写,简要分析大圣此时的性格特点。
(4)从猪八戒吃人参果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你知道是什么吗?请写出来。
2020-08-01更新 | 93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第二天中午,我坐在保育室的壁炉旁边。我身体虚弱,几乎要垮下来,但我最大的痛楚却是内心难以言传的苦恼。不过,我想我应当高兴,因为里德一家人都不在,他们都跟坐了车随妈妈出去了……我央求贝茜去图书室取来一本《 A 》。我曾经兴致勃勃地反复读过这本书,认为书中叙述的都实有其事。我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我会去远航,亲眼看一看一个王国里小小的田野、房屋、小牛和小羊,目睹一下那一个国度如森林一般高耸的玉米地、硕大的猛犬和像塔一样高的男人和女人。


请回答:
(1)选段中A处的书名是什么?
(2)“我”为何会身体虚弱,内心苦恼?
(3)这之后“我”被送到哪里?
(4)在那里谁担当了“我”的母亲、家庭教师的角色?
2023-04-06更新 | 67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海底两万里》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尼德·兰,”舰长问,“您经常听到鲸叫吗?”

“常听到,先生,但这样的鲸叫从来没听到过,发现这样的鲸可以给我带来两千美元的奖金啊。”

“不错,您有权得到这笔奖金。不过,请您告诉我,这声音是不是鲸类动物鼻孔喷水时发出来的响声?”

“正是那种声音,先生,不过这头鲸的声音大得出奇,简直无法比较。因此,肯定不会搞错。我们眼前水域里逗留的正是一头鲸。只要您允许,先生,”鱼叉手接着说,“明天天一亮我们对它说几句话。”

“那就要看它是不是肯赏光对您洗耳恭听了,兰师傅,”我回敬他说,口气有点不以为然。

“我离它四鱼叉远总可以了吧,到时它非听我不可!”加拿大人顶了我一句。

“不过,你要靠近它,”舰长说,“我是不是得给你备一条捕鲸艇供您使用啊?”

“那当然,先生,”

“岂不是拿我的船员的生命去冒险吗?”

“是拿我的命冒险!”鱼叉手回答得倒挺干脆。

1.材料中三人之间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尼德·兰的言语中透露着他怎样的心态?
2021-10-17更新 | 2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