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851812
阅读甲、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


注释:①瞰:看,窥视;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④逡巡:因有顾虑而徘徊。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眈眈相向
B.屠
C.示之以刀,则稍
D.木求鱼
2.下列语句没有体现狼贪婪本性的一项是(     
A.途中两狼,缀行甚远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随屠尾行数里D.既走,又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从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乙文中作者认为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清代蒲松龄《狼》)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有剩骨 ____________
②一狼____________
野有麦场 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023-09-02更新 | 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父(      )
(2)以钱币乞之(      )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写了方仲永从幼年的天资过人、少年时的才能衰退到青年时沦为平庸之人的三个阶段,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B.本文开篇就交代仲永“世隶耕”,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也暗示了造成他“泯然众人”命运的家庭背景。
C.“余闻之也久”的“之”指的是方仲永的父亲带着他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的情形,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下文的“见”十分自然。
D.作者在材料安排上别出心裁,想突出仲永才能衰竭却略写这部分,而是详写仲永幼年极富天资来进行铺垫与衬托,以此告诫我们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018-04-02更新 | 8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
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固:本来)若是,效而
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顾:理睬)。及寇兵侵
其境,越人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
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意义。(4分)
①有游者得车于晋楚             ②以为车固若                 
③晋楚之人见笑其拙            寇兵侵其境                  
2.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两处)
观 者 闻 其 夸 而 信 之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4.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2分)
2016-11-18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