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1901779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

①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②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③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反。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宴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道京师而东句:取道京城开封向东走。水浮:指行船。浊流:指黄河。黄尘:黄色尘土,指毗邻黄河、黄土广布的开封一带。陂(bēi):池。②灵壁:即今安徽灵璧县。下文中,彭城:今江苏徐州,苏轼在此做知州。吴兴:今浙江吴兴。宋:指彭城,春秋战国时属宋国地,故称。③汴(biàn):汴河,流经灵壁,今已淤塞。④余浸:此指汴河淤涸后留下的水坑。浸:湖泽。⑤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⑥肩舆(yú):轿子,在这里用作状语,乘着轿子。⑦可:适合。⑧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一句:然而士子很难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⑨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反一句,处者:居于乡野的人。出者:外出做官的人。狃(niǔ):贪。违亲:违背父母。绝俗:指遗弃世事。《晋书•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怀禄:留恋爵位。《汉书•杨敞传》附杨恽《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⑩舟车冠盖之冲:水陆交通及官吏往来(出入京师)之要道。冠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官吏。⑪跬(kuǐ)步:半步,跨一步,极言路近,方便。《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⑫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良能:贤良而多才。节士:有节操之人。廉退:廉洁谦退。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汴之____________
②硕求余以记之:____________
③狃于利而忘____________
④吾谁与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4.阅读【甲】文,说说张氏先君造园子给子孙带来了哪些好处?
5.两文画横线句子代表了作者的观点,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下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       ②罅: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斜靠。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悄怆幽       邃:_____________          (2)不可久       居:_____________
(3)心             乐:_____________              (4)而犹不忍       去: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境过清            面受沫B.潭西南       忽卷掣折后注
C.潭中鱼百许头     久居D.记之而去       见渔人,大惊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___,乙文突出了水的____(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上都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甲文:
乙文:
2022-10-22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过不至   有细   百发百
B.与人   而遇   后会有
C.相委而   留两便   扬长而
D.入门不   奋不   虑重重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根据语境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尊君在不?
翻译:家父在吗?
理解:友人知道自己已经迟到,猜测陈太丘已先行走了,他问陈太丘在不在,是明知故问。
【乙】友人惭,下车引之。
翻译: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去拉元方。
理解:友人听了元方的批评,对自己的失礼感到惭愧,他下车去拉元方,是准备道歉认错。
(3)根据《陈太丘与友期行》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何)晏小时,武帝雅奇之,欲以为子。每挟将游观,命与诸子长幼相次。晏微觉,于是坐则专席,止则独立。或问其故?答曰:“礼,异族不相贯座位。”

(取材于《太平御览》卷三九三引《何晏别传》)


注:①[武帝]指曹操。②[雅奇]向来看重。③[挟将]带领。④[长幼相次]论长幼次序。⑤[贯]按次序排列。
陈元方和何晏都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尊严。陈元方批评友人“无信”“无礼”,且以“①_____”的行为予以教训;何晏以“②_____”的行为委婉地拒绝曹操的拉拢,并解释说自己是依“礼”而行。他们二人虽然年纪尚小,但都表现出了③_____的品质。
2023-01-06更新 | 18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彩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游泳(        )   (2)佳木而繁阴(        )
(3)斯人(        )       (4)野发而幽香(        )
(5)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之乐而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句子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范种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2022-12-31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