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小说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98079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蒲松龄


ㅤㅤ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ㅤㅤ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ㅤㅤ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ㅤㅤ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ㅤㅤ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有剩骨
②恐前后受其
③乃悟前狼假
④狼亦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夫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望。
C.“狼不敢前,耽耽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凶狠和狡猾。
D.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先作让步,心存幻想,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勇敢地进行斗争。
4.概括文中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知识点】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义犬》,完成后面小题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tuó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ǒng)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走,则又从之___________   (2)金宁有存理____________
2.与“乃以石投犬”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卷石底出(《小石潭记》)B.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能径寸之木(《核舟记》)D.至鸟兽、木石(《核舟记》)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
搜 括 囊 蓄 傅 百 金 将 诣 郡 关 说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5.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6.读完本文后,有人拟写了一副对联,请结合提示,将空余的部分补充完整。
上联:孝子_______________
下联:义犬_______护银。
2020-08-08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华隆:人名。②弋(yì) :射。③咋(zé):咬。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隆弋猎       好:喜欢B.家人其如此        怪:怪异
C.二日          乃:才D.随犬往               因:于是
2.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
A.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
B.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
C.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
D.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隆养了一条叫“的尾”的狗,常常将它带在身边。
B.华隆倒在地上的时候,狗在路上来来回回大声叫唤。
C.家人发现华隆的时候,他已经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D.文中的狗对主人有义气,主人把它当亲人一样对待。
4.请把第四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
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020-01-28更新 | 1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古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便还家
何为不去                    ④苛政猛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3-05-01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