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42012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成侯邹忌为齐相》)

【注释】①公孙闬(hàn):齐国人,邹忌的门客。②曲挠: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③为大事:这里指谋反夺权的事。
1.【积累意识】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划线的字。
文言词句方法示例解释划线的字
(1)臣知不如徐公美查阅字典法①诚实;②诚心;③确实________(填序号)
(2)能面刺寡人之参考成语法闻过则喜________
(3)公孙闬邹忌日说文解字形声字,从“言”,表意________
(4)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课内迁移法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________

2.【阐释意识】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3.【分析意识】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邹忌以自己的家事做类比,劝谏齐王要广开言路。
B.【乙】文中田忌听从邹忌的建议,出兵伐魏,大胜,功成名就。
C.【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让故事情节完整,人物特色鲜明。
D.【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对话让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4.【比较意识】【甲】【乙】两文中邹忌形象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哪篇文章里的邹忌呢?说说你的理由。
5.【收集意识】【甲】文中,邹忌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事设喻,将国事和家事联系起来,达到讽谏说理的目的,请举出一个初中学过的文言文中通过类比来说理的例子,并做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寨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修:                         (2)闻:
2.把下列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2-12-22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田忌亡齐而楚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君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

(节选自《战国策·卷八齐策一》)


【注】①臣请为君留楚:我可以为您设法让田忌留在楚国。
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画两处)
田 忌 亡 人 也 而 得 封 必 德 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
3.文中杜赫抓住了楚王期望与齐国交好的心理,指出了两全之策,可见杜赫是个善于________的人物。
2021-01-14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曾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曾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注】①曹公:即曹操。文中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②白马:地名。③封:封存。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死亦我所(     )
(2)故患有所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由(甲)(乙)两文带给我们的启示,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4.运用日常生活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甲)文中孟子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2023-10-08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