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鲁迅(1881-1936)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22912557
《朝花夕拾》中鲁迅常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或表现主题。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篇目中任选其一,分析其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1)《无常》     (2)《狗·猫·鼠》       ( 3)《阿长与〈山海经〉》

示例:如《五猖会》通过文中观看迎神赛会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思想扼杀儿童天性的反感和批判。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名著阅读
(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鲁迅在她的影响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B.《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C.《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D.《狗·猫·鼠》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了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
(2)《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人物众多,作者对其褒贬态度亦不相同。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①藤野先生        ②陈莲河        ③范爱农
2022-03-24更新 | 281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如下《五猖会》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文段一: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

文段二:“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文段三: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联系文章并结合以上文段分析“文段三”中“我”的心情。
(2)联系以上文段说说《五猖会》揭示的主题。
2021-01-10更新 | 80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语段中,鲁迅为什么对“她”采用多样的称呼?请根据名著内容简析。
(2)《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余篇目中,自选两篇,各列举一个情节。
2020-04-03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