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73 题号:525040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
(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
2.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小题。

(1)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⑶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5)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6)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7)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8)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的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9)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0)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选文部分“我”的心理活动是发生变化的,试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写出文中既能表现“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又能显示儿童天真心里的一个句子。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4.阿长给“我”买的绘图《山海经》并不好,是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但“我"却认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5.下列对选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对不是学者的阿长给我买书不抱任何希望。
B.“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与课文中另—处“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两句含义与表达的感情样都表现的作者对她的由衷赞叹与佩服。
C.“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r,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我”非常大的震动。
D.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祝愿。
6.一本《山海经》让鲁迅感动一生,那么有没有那么一本书页曾让你爱不释手呢?请写出书名及你喜欢他的理由
2017-08-08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祁茂顺

汪曾祺

①祁茂顺在午门蹬三轮车。

②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单件的烧活,接三轿马,一个人鼓捣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后来订烧活的越来越少,糊顶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讲究“灰顶花砖地”,纸糊的顶棚很少见了——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钢筋水泥的楼房更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祁茂顺只好改行。

③祁茂顺很爱护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儿得空不得空。”

④“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祁茂顺人缘很好。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是“世袭罔替”的贝勒,行四。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辛亥革命后,贝勒府原是很大的,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⑤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⑥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粽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涵子,一大沓大白纸。这大白纸是纸铺里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张都一样大小,不是要用时现裁。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带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待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带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松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⑦“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⑧“那倒是。”

⑨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

⑩“喝惯了。”

⑪祁茂顺告辞。

⑫“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⑬“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⑭“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⑮“金四爷,您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

⑯“大酒缸没有了?”

⑰“没有喽。”

⑱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⑲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祁茂顺的手艺?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祁茂顺帮助金四爷裱糊顶棚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主人公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结尾处金四爷两次说道“大酒缸没有了”,试分析两次的心理有何不同。
5.文中“烧活”“纸糊的顶棚”“大酒缸”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
2018-09-04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禹正平的《老裁缝》一文,完成下题。
①昨夜,我又梦见了老裁缝。
②老裁缝是我妻子家隔壁的屋主,60来岁,精精瘦瘦,蓄一撮黄白相杂的山羊胡须,一年四季总套着那件罩过脚背的青色长衫。他生性喜欢凑热闹,偏偏又闲不住嘴,缺了两颗牙的牙门像老鼠打的小洞,显得既幽默又滑稽。
③记得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我初次去妻子家相亲,凳子还没坐热,门外就沁进一句乐乐呵呵的问候,紧接着青色长衫裹进一个瘦老头。妻子和岳父叫“老裁缝”的口气泾渭分明,一个揶揄,一个尊敬。他将长衫一撩,随意地坐在我对面,直瞪瞪地拿眼睛挑剔着我。正当我想在心里诅咒他时,他却有眉有眼地夸奖了我一番。
④从那以后,只要我去未婚妻家串门,老裁缝总要过来露露脸,凑一番热闹,或三言两语,或喋喋不休。一日,我在不经意间从门口瞥见老裁缝一手提一个鼎罐,不疾不徐地朝镇上那条通往水井的麻石路走去。未婚妻见我好奇、疑惑,就瞭了我一眼,露出像扇贝一样白灿灿的牙齿,道出了原委。
⑤原来,老裁缝迷信,认为人一生用多了水,去阴间是要坐水牢的。于是,他视水如命。他每天只提两鼎罐水,清晨从不洗脸,晚上倒小半盆水抹抹嘴,又拿来洗脚,牙是从不刷的。他的屋后有一个菜园,他浇起菜来却很大方,别人十天半月浇一次园,他却三五天浇一次。每天都端着弓步,两手握着舀勺,眼睛炯炯有神,盖过脚背的长衫在菜中扫来扫去。因此,他的菜园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种下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⑥他很吝啬,每每卖完一担菜,熬到日头偏西,他也从不进镇上的馆子,每餐也从不吃饱。正月里的一块腊肉,他会攒到秋收。偶尔买一回肉,也要吃上半个月。假如久不吃荤菜,又怕人笑话,于是吃完饭后,他就往嘴上抹点油,一边走一边拿根火柴棍剔牙齿。一堆人正在开玩笑,见他来了,就停住笑,一齐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老裁缝,看你走路有气无力的,一定没吃饱吧?”老裁缝稳住脚,抹抹山羊须,举着刚剔过牙的火柴棍,一板一眼地说:“每个人吃的粮食有个总量,粮吃满了人会死的。”尽管他生活清贫,却不想死。
⑦老裁缝落到这步田地,他自己做梦都想不到。公允地说,他最拿手的还是裁缝手艺,方圆百十里的裁缝师傅,还没有哪个人的技艺能超越他。遗憾的是,随着缝纫机的出现,他的手艺被慢慢淘汰了。也有人找上门来,那是旧时的老顾主,他们照旧打发自己的儿孙前来邀请。碰上这种场合,老裁缝便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摸着山羊须,然后有条不紊地打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久违了的剪刀、竹尺和针线盒。尔后,很考究地套上那件自己的得意之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穿的蓝的确良长袍,右手挽着那个小包袱,迈着方步跟在晚辈的后面,既庄重又滑稽地走着。
⑧老裁缝是这样古怪,之前,我认定他一直是个孤寡老头。中秋节那天晚上,他照例过来凑热闹,出门时,却霸蛮地请我去他家吃顿晚饭。盛情难却,我硬着头皮去了。当我坐下来,才发现房里唯一的四方桌上摆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张女人的相片:30来岁、瓜子脸、细高挑儿,穿一身水红色碎花衣裤,模样儿齐齐整整。在我一再地追问下,老裁缝凄凄道出那是他已过世的女人。屋内的空气刹那间凝固了,我后悔自己触动这些带泪的陈年旧事,只想尽快结束这顿突兀的晚餐。老裁缝仿佛猜着了我的心事,风一样地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几大碗菜。一时间桌上热气腾腾,有鲜鸡、鲜鱼、月饼和腊肉。我默坐着,心里问,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老裁缝吗?要不是他端来家酿的米酒,连连催我喝,我还以为这是窗外初升的月光下迷离的幻境。几杯浊酒下肚,老裁缝的话匣子打开了,原来那晚是他死去20年的女人的忌日。说到动情处,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浑浊的老泪。我被他的一往情深打动了,怎么也咽不下这桌丰盛的酒菜。望着几乎没有动的一桌菜,我想,这一餐,老裁缝恐怕要吃上半年呢。
⑨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与妻成了亲,老裁缝不动声色地送来一床被单,我俩珍惜地将它压在箱底。也就在这年冬天,老裁缝得了重病,当我和妻子去医院探望他时,他正颤抖着双手,将自己一生积蓄下来的1万块钱捐给医院,并叮嘱医生将这些钱用在和他女人一样得癌症的人身上。
⑩老裁缝走的那天,镇上的人都来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有人说他这辈子不值,无儿无女,无娘无妻,呷没有呷好,穿没有穿好。我并不赞同他们的说法,可是,每当我想起他,心里就哀哀的,总想为他说些什么。
1.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主要情节。
①___________——视水如命,浇菜大方——②        ——③        ——             邀我做客,追忆亡妻——送我床单,临终捐钱
2.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作者描写了老裁缝的外貌,将“缺了两颗牙的牙门”比作“老鼠打的小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裁缝的幽默与滑稽。
B.第⑤段中,“老裁缝迷信,认为人一生用多了水,去阴间是要坐水牢的”解释了他每天只提两鼎罐水的原因,并照应了第③段。
C.第⑦段中,“滑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老裁缝庄重的穿着,在现实的映衬下早已过时,其举止越庄重越显得滑稽,流露出作者看到老裁缝时内心的喜悦和对老裁缝的嘲讽。
D.第⑧段中,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到“桌上热气腾腾,有鲜鸡、鲜鱼、月饼和腊肉”时的惊讶与怀疑。
3.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赏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老裁缝身上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看似古怪却又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请列举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本文中的老裁缝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都喜欢穿长衫,长衫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016-07-05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