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06 题号:5693359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强兵,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韩婴《周公诫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______
(2)悲守穷______
(3)子无鲁国骄士______
(4)又天子______
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乙文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4.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濂溪学案》)


【注】①龙图阁: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②狱:案件。③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④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水陆草木            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B.通外直                  见其发矢十八九(《卖油翁》)
C.香远                  自以为大有所(《孙权劝学》)
D.可爱者               途中两狼,缀行远(《狼》)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3.【甲】文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志向,又批评了怎样的世风?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为“花之君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周敦颐的哪些表现符合“君子”形象?
2019-07-07更新 | 18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甲】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其如舜者。其于人也,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完其旧。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选自韩愈《原毁》,有删减)

【乙】

纯仁字尧夫,中皇佑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俺没,始出仕。兄纯祐有心疾,奉之如父,药膳居服,皆亲时节之。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年大半。

(选自《宋史·范纯仁传》,有删减)


【注释】①以:而,表示并列。②原毁:推究诽谤的由来。③纯仁:范仲淹次子。④西司理院: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⑤输纳:缴纳,赔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其如舜者(     )                    (2)长葛,又不往(     )
(3)皆亲时节之(     )             (4)盗减年大半(     )
2.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使                                   去。
3.阅读上述两个文段,试探究韩愈观点与范纯仁言行之间的联系。
2024-02-14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鸣呼!嘉裕之初,公在翰林。维时先君,处于西南,世所莫知,隐居之深。作书号公,曰是知予。公应:嗟然,我明子心。吾于天下,交游如林。有如斯文,见所未曾。先君来东,实始识公。倾盖之欢,故旧莫隆。遍出所为,叹息改容。历告在位,莫此蔽蒙。报国以士,古人之忠。公不妄言,其重鼎钟。

(节选自苏辙《祭欧阳少师文》,有改动)


【注释】①公:欧阳修。②维时先君:那时先父苏洵。③号:这里理解为帮助宣扬。④是知予:(只有您)了解我。⑤倾盖之欢:指一见如故。⑤为:指苏询所写的文章。②叹息改容:意思是(欧阳修读后)大加赞叹,表情严肃起来。⑧其:指欧阳修说的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作号公       (2)先君来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文者       为师矣
B.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而前陈者
C.吾天下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
D.山水       何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公不妄言,其重鼎钟。
4.乙文节选自苏辙写给欧阳修的祭文,其中蕴含了苏辙对欧阳修的深厚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5.简答你从甲或乙文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2022-05-03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