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三国 > 诸葛亮(181-234)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37 题号:7246549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对这篇短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作者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结合原句表述,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5.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读家书。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非宁静无以查阅字典法:①动词,走到,到达,达到目标,造成;③名词,兴趣
意与日课内勾连法:相委而去
遂成参考组词法:枯萎、枯槁、干枯、枯败……

(2)阅读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理解: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这句话强调了内心宁静、生活节俭对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理解: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流逝、事物变迁是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行乐。
(3)从《诫子书》中选择一字,替诸葛亮补写家书给诸葛瞻,并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4)诸葛亮的《诫子书》对儿子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战前,诸葛瞻悲痛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被重兵包围,中箭落马,最后自刎殉国。

2022-01-05更新 | 1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诫子书》《孙权劝学》比较阅读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③静修身,俭以养德。
④淫慢则不能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而《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读了两篇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019-04-01更新 | 2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有删改)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④迨(dài):等到。
(1)参考表格中的推断方法,将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填在空格内的横线上。
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
患记问不课内迁移法:未柳絮因风起_______
查阅字典法:①呼吸。②停止。③休息。④生长,增长。⑤子女。⑥利息。
_______
(2)把甲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用了双重否定的形式论述,表明学习才能增长才干,立志才能学有所成。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诸葛亮劝诫儿子要安贫乐道,不要为穷困的生活悲哀,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4)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如何成为一名有才干的人”的主题班会,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6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