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1 题号:8306684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下列小题。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黔敖:齐国贵族。②食():拿饭给人吃。③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⑥从:跟随。谢:表示歉意。⑦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力 恶 其 不 出 于 身 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独其子:_________
②女有_________
③以至于也:_________
④其嗟也可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②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4.甲文中,孔子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点?请概括。
5.“同,犹和也,平也”。这是郑玄对“同”的注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社会和谐,平等和睦,人人心中有爱。你认为黔敖的哪些做法符合郑玄对“同”的理解?请结合乙文具体语句分析。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元命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朕为群凶未定________ (2)亲戎事__________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顶是(          )
A.然后/能/自强也B.日以/十本/为率
C.故日:教/学/相长也D.朕/向为/群凶未定
3.翻译句子。
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                                
4.甲文表达方式以 ____________为主,乙文以为_________主。
5.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18-04-06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与《孟子论得天下》,完成小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 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解释加点词语。
(1)寡助之                       (2)兽之
2.翻译句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   归仁也
B.道者多助                 其民有道
C.天下之所顺             一战
D.失者寡助                 得其心有
4.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 就是:______________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 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2019-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       ) 齿(       )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谨之,时而献焉/之不能尽其材
C.毒之乎/皆空游无所依
D.殚其地之/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俶尔远逝
(2)斗折蛇行
(3)犯寒暑
4.填空、简答。
(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_______   (人名)。
(2)甲文段运用_______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________形成强烈反差。
2018-10-2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