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岱(1597-1679)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91406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日月湖

明末清初   张岱

宁波府城内,近南门有日月湖。日湖圆,略小,故日之;月湖长,方广,故月之。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纽之。

日湖有贺少监祠。季真朝服拖绅,绝无黄冠气象。祠中勒唐玄宗《饯行》诗以荣之。季真乞鉴湖归老,年八十余矣。其《回乡》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孙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归老,不为早矣,乃时人称为急流勇退,今古传之。季真曾谒一卖药王老,求冲举之术,持一珠贻之。王老见卖饼者过,取珠易饼。季真口不敢言,甚懊惜之。王老曰:“悭吝未除,术何由得!”乃还其珠而去。则季真直一富贵利禄中人耳。《唐书》入之《隐逸传》,亦不伦甚矣。

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城下密密植桃柳,四围湖岸亦间植名花果木以萦带之。湖中栉比者皆士夫园亭,台榭倾圮而松石苍老,石上凌霄藤有斗大者,率百年以上物也。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且为之如传舍衙署焉。屠赤水娑罗馆,亦仅存娑罗而已。所称“雪浪”等石,在某氏园久矣。

清明日,二湖游船甚盛,但桥小船不能大。城墙下趾稍广,桃柳烂漫,游人席地坐,亦饮亦歌,声存西湖一曲。


【注释】①绅:士大夫所束的长腰带。②黄冠:道士之冠,代指道士。③勒:刻石。④冲举:成仙飞升。⑤屠赤水:明代文人屠隆,号赤水。⑥趾:指墙角空地。⑦西湖:月湖又称西湖。
1.下列对《回乡》诗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B.贺知章C.杜牧D.刘禹锡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平 泉 木 石 多 暮 楚 朝 秦 故 园 亭 亦 聊 且 为 之 如 传 舍 衙 署 焉。
3.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二湖连络如环,中亘一堤,小桥之。
②则季真一富贵利禄中人耳。
③桃柳烂漫,游人地坐。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四明缙绅,田宅及其子,园亭及其身。
5.第二段详写季真“归老”“求仙”两件事有何用意?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炉峰月

张岱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斗耸相乱,千丈岩陬牙横梧,两石不相接者丈许,俯身下视,足震慑不得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人服其胆。余叔尔蕴以毡裹体,缒而下,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摉而上,可谓痴。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且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靿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注释】①炉峰:江西九江的庐山香炉峰。②陬(zōu)牙横梧:形容山势犬牙交错。陬:山脚。梧:抵牾。③缒(zhuì):用绳悬人下坠。④摉(wǎ):爬。⑤渠:它。此处指虎。⑥武:半步。⑦嘄(jiāo):叫喊。⑧苍头:奴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丈岩/陬牙横梧B.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
C.语/亦有理D.太守/王琇惊骇
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1)绝(     )       (2)胜(     )              (3)缘(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
(2)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
4.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记叙的内容。
2021-02-03更新 | 1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更定:
(2)余一小舟             拏:
(3)雾凇沆砀                 沆砀: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2.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作者开篇即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的“俱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选文用语简洁精练,意蕴丰富。请品味“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量词使用的精妙之处。
2020-10-16更新 | 5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凉,环湖峰峦,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澄澈。

(节选自邵长蔚《夜游孤山记》)


【注释】①湖:西湖。②辋(wǎng)川四可楼:辋川,作者族兄部远平(号戒庵)的别墅名。四可楼,辋川别墅中的楼名。③溶漾:波光浮动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毳衣炉火       拥:______       
(2)雨过     微:_______
(3)空翠如新沐   皆:________       
(4)万澄澈     象: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楼 面 孤 山 暑 甚 未 能 往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
4.【甲】【乙】文段都叙写了西湖夜色下的美景,但写景方法和景物特点都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3-12-08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