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语文试卷(四)
全国 六年级 期末 2021-11-27 1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语言表达、写作训练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A.约莫        僵卧        (ào)     (jūn)一发
B.呻吟        隐蔽        腿(juǎn)   纹丝不动
C.掀翻        蔓延        装(wěi)        (hé)
2. 下面古诗中应该填入花的名称,填写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4)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A.菊花、杏花 、荷花 、桃花B.杏花、菊花、桃花、桂花
C.杏花、荷花、桃花、菊花D.桃花、菊花、荷花、桂花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字正腔圆,悦耳动听。
B.听完英雄的精彩报告,我们都觉得余音绕梁,受益匪浅。
C.听了贝多芬的弹奏,皮鞋匠和盲姑娘不约而同地赞叹:“弹得多纯熟啊!”
D.贝多芬迫不及待地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A.我能感受到盲姑娘为生活所迫,不想让哥哥再为自己的爱好辛苦,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
B.我能感受到盲姑娘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听贝多芬的演奏。
C.我能感受到盲姑娘把一直以来的愿望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他又在打算: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A.含脂肪多。B.肥沃。C.收入多,油水多。D.利益,好处。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A.照料。B.吩咐;关照。
C.呼唤。D.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2021-11-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语文试卷(四)

二、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7.《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8.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9.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2. 补充句子。
A.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_
B.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位卑___________________忧国。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丁香似乎总与愁怨相连,许多文人都喜欢借助植物抒发情感或表达对某种品格的追求,你知道下面这些植物藏着人们怎样的情感或品格追求吗?
柳——(        )        竹——(        )   莲——(       )
14. 根据积累填空。
(1)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出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盼》是现代女作家铁凝的作品,全文围绕“________”字,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例,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填空题 | 适中(0.65)
15. 依据课文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
                                      看到:璀璨灯光
( 现 实 )引起回忆               广场灯光
                                  听到:(       )
                                 战斗前:看书憧憬
(         )往事重现              插图灯光、战场火光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战斗中:(       )
(         )怀念英烈:致敬先驱者            广场华灯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空间。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6.“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蹿”“舔”两个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选文“___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到。
17.选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仔细阅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两个词语形容选文中“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头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9.选文没有用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
20.选文画“ ”的句子中“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桑娜的做法,我们感受到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2.选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号表现了桑娜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3.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_             一一听之:___________
25.翻译下面的句子。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书面表达 | 困难(0.15)
27. 作文
根据你已读过的书或看过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语言表达、写作训练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诗词曲鉴赏
1
填空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书面表达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
1,3,5,6
2
积累运用
3
阅读鉴赏
4
语言表达
5
写作训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字形易错字
20.8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30.65词语搭配
40.65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50.65多义词
60.65多义词
二、诗词曲鉴赏
7-100.65古诗  爱国  主旨情感  毛泽东
三、填空题
110.65课内文章理解
120.65名言警句
130.65课外搜集与积累
140.65综合实践  名言警句  课内文章理解
150.65课内文章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16-180.65课内阅读
19-220.65课内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23-260.4文言文阅读
六、书面表达
270.15读后感、观后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