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语文试卷(二)1
全国 六年级 期末 2021-11-29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积累运用、句法实践、基础知识、阅读鉴赏、写作训练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面古诗中应该填入花的名称,填写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4)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A.菊花、杏花 、荷花 、桃花B.杏花、菊花、桃花、桂花
C.杏花、荷花、桃花、菊花D.桃花、菊花、荷花、桂花
2. 对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组是(            
A.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引号表示引用)
C.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言有尽而意无穷)
D.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顿号表示列举)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凛然     塥瘩     棍棒     裁剪   䓓备
B.雕刻     跺脚     颓然     咀丧   趴下
C.抽屉     谜语     揭开     班点   干燥
D.沙漠     磁场     海盗     培养   倾听
选择题 | 适中(0.65)
5. 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021-12-06更新 | 40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2

二、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课外阅读我能行。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6.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7.对“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抒发了彻底打垮敌人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B.凭借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8. 按《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______和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2)《浪淘沙》作者是代诗人__,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9. 背诵古诗并填空。
唐代诗人(      )的《回乡偶书》首句“______”凝练地叙述了诗人离家之久;第二句“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漂泊在外多久,都难忘故乡情,“鬓毛衰”表达了诗人离乡多年物是人非地淡淡惆怅。第三、四句“________________”以儿童天真的询问,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
填空题 | 适中(0.65)
10. 品读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属于_______描写,“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描写出雨势之_______。而且表现出雨水的______________,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水比作__________,生动地描绘出洪水的凶猛骇人之势。句中的词语________写出了山洪声音大,_________写出了水流速度快,________写出了洪水来势迅猛。
(3)上面的句子都属于环境描写,营造出危险步步逼近的紧迫感。请你对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梳理课文《青山不老》内容填空。
(1)文中的老人用(      )年的时间在中国的(         )绿化了(       )条沟,造了(      )条防风林带,(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里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____________,事实上还包含着老人________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______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野生动物物种正迅速减少,20世纪,已经灭绝了5400种,专家们 调查发现,从1990年到2015年,还可能有包括动物、植物、菌类及其他低等生物 在内的240万种生命消失。
   【材料二】自1970年到2000年,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了约35%,陆地、淡 水和海洋的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约40%0
   【材料三】19世纪初,北美大陆有6000多万头野牛,到1990年,只剩下不到 1000头;四种犀牛已经灭绝了两种,在20年间,黑犀牛的数量减少97%O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3.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一课,作者是(             )
14.文中的“她”是指(         ),“他们”是指(              )
15.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             ),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
16.片段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文言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shǎo shà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tāng shāng)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wèi wéi)世无足复wèi wéi)鼓琴者。

17.请你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8.伯牙是传说中善于弹琴的人,锺子期是善于听琴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成语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9.“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________
20.伯牙的琴声除了表现巍巍的大山、汤汤的流水之外,还会表现什么?照样子补充。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书面表达 | 困难(0.15)
21. 习作百花园
因为雾霾天气,教育局不得不叫停全市中小学户外运动。请你调查了解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与危害,给环保部门写一份防治雾霾天气的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积累运用、句法实践、基础知识、阅读鉴赏、写作训练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词曲鉴赏
1
填空题
4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书面表达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积累运用
1,4,8,9,11
2
句法实践
3
基础知识
4
阅读鉴赏
5
写作训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20.65标点符号
30.65字形易错字
40.65课内文章理解
50.65补充句子
二、诗词曲鉴赏
6-70.65
三、填空题
8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作家作品  国学常识  刘禹锡
9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贺知章
100.65理解句子含义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110.65课内文章理解  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120.6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3-160.65课内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17-200.65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六、书面表达
210.15建议书、倡议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