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语文试卷(八)2
全国 六年级 期末 2021-12-04 1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句法实践、阅读鉴赏、积累运用、写作训练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归宿(sù)B.璀(càn)
C.菜(wā)D.地(pá)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路标中对地名的拼写正确的一项是(       
A.B.C.D.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词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部B.凶猛C.鸟雀D.盗贼
4. 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上海来的客人今天要去观看演出。——来上海的客人今天要去观看演出。
B.他看不起任何人。——任何人,他都看不起。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也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书有你们看的。

二、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5.“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7.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语文试卷(八)2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按要求填空。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9. 梳理课文《青山不老》内容填空。
(1)文中的老人用(      )年的时间在中国的(         )绿化了(       )条沟,造了(      )条防风林带,(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里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____________,事实上还包含着老人________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______的情怀。
填空题 | 适中(0.65)
10. 品读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______________。诗意: 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句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通过一些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_______的绮丽画面。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句诗中“一水护田”对应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诗对仗工整,采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村充满生机又____________的美景。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按《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______和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2)《浪淘沙》作者是代诗人__,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与理解。

丁香结(节选)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2.阅读选文第一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丁香花的。文中的“积雪”指的是________,“毫端”指的是________,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13.下面对于“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形态模糊。
B.雨中丁香如同写实派的画,线条柔美,非常细腻。
C.雨中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
D.着了水滴的丁香花,色彩仿佛会流动,有种朦胧、梦幻之美。
14.阅读第二段时,你会联想到什么呢?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请你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读句子,完成练习。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王府井大街街景整治、道路铺装和绿化美化的整治规划方案,按照把王府井建成国际一流商业街的目标,遵循统一、人本、文化、简洁四条原则(        一是体现商业街的完整和统一性,规划街道环境设计(       二是贯彻以人为本,创造轻松舒适、独具特色的步行购物环境(     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独特的商业文化氛围(       四是将现代、简洁、朴素淡雅的原则,贯穿于整体风格和细部设计(     

15.在(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这样能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
B.这句话总说后,列举了四条原则,逐条加以说明,这样表达很有序,条理分明。
C.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一是、二是、三是、四是去掉,句子的含义就改变了。
17.小明要说服妈妈周末同意他跟同学一起去深圳中心书城看书。请你仿照例子写一句话,把理由一一列出来,注意标点的运用。
妈妈,这个周末我想你同意我和同学一起去深圳中心书城看书,理由有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í):安,安抚。④恣():任凭。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⑥邺():地名。⑦卿:客气,亲热的称呼。⑧法:效法,仿效。⑨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⑩师:学习。

1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元方年十一。(时间)B.久而敬。(更加)
C.孤往者为邺令。(曾经)D.周公不孔子。(效法)
19.下列是对画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0.下列对故事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方认为其父为人称道的原因是施以恩德安抚强者和用仁爱抚慰弱者。
B.文末元方回答的言外之意是家父没有模仿袁公,袁公却模仿家父。
C.“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不失礼貌,回答得恰到好处。
D.本文通过元方与袁公的问答,表现了元方小小年纪就机敏过人的特点。

六、书面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书面表达 | 困难(0.15)
21. 习作。
本单元,让我们展开快乐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你可以把你自己想象成一只蚂蚁、一朵花、一棵小草,或者是一条小狗、一只猫、一条鱼……总之,把你自己变成你最喜欢的一种事物吧,看看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注意语句通顺哦!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句法实践、阅读鉴赏、积累运用、写作训练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诗词曲鉴赏
1
填空题
4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书面表达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
1,2,3
2
句法实践
3
阅读鉴赏
4
积累运用
5
写作训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多音字
20.65字母书写规则
30.65字形易错字
40.65理解句子含义
二、诗词曲鉴赏
5-70.4
三、填空题
80.94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毛泽东
90.65课内文章理解  文章内容概括/理解
10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杜牧  刘禹锡  王安石
11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作家作品  国学常识  刘禹锡
四、现代文阅读
12-140.4课内阅读
15-170.4语段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18-200.4文言文阅读
六、书面表达
210.15想象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