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语文试卷(十)3
全国 六年级 期末 2021-12-02 1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句法实践、阅读鉴赏、写作训练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目(dì)       (lèi)B.参(chāi)          (shì)
C.音(yùn)     蕉(bā)D.古(mēng)       (jīn)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海风吹过岸边,婆娑的绿树迎风摇曳,看海的人襟飘带舞
B.她心怀幽深,姿态天然,隐藏在这幽静处,顾影自怜
C.这几天她感冒了,鼻子里总是翠色欲流
D.家乡那座低矮的小山总是令爷爷心驰神往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哪句谚语与“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不属于同一类?(          
A.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D.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选择题 | 适中(0.65)
4. 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桥”为题,点明了老支书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巧的桥梁。
B.“桥”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桥,也是生命之桥,是让全村人逃难的希望之桥。
C.以“桥”为题,歌颂了老支书的伟大与无私,歌颂了共产党员为人民奉献的崇高理想,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D.以“桥”为题,设置了悬念,突出了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赞美了桥的伟大。
5. 对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组是(            
A.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引号表示引用)
C.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言有尽而意无穷)
D.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顿号表示列举)

二、诗词曲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

6.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朱熹。
8.“等闲”一词的意思与本诗中的“等闲”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0. 填空。
五行:金、木、(        )、火、(        )            
五谷:(      )(       )黍、菽、稷
五音:宫、(      )(      )、徵、(      )        
五彩:(     )、青、(      )(     )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近义词。
探索——______ 猜测——______ 研究——_______ 提供——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12. 品读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属于_______描写,“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描写出雨势之_______。而且表现出雨水的______________,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水比作__________,生动地描绘出洪水的凶猛骇人之势。句中的词语________写出了山洪声音大,_________写出了水流速度快,________写出了洪水来势迅猛。
(3)上面的句子都属于环境描写,营造出危险步步逼近的紧迫感。请你对句子“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根据情境,默写古诗。
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江南春》描绘了广阔的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江南春天清新明媚、有声有色的晴朗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了江南的烟雨之色当以及当时佛教盛行的风貌。朦胧迷离与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景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4. 填空
我能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理解。

[片段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片段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5.上面两个片段都选自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一部短篇小说《_________》,这名作家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等。
16.我们知道阅读时,可以根据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我要重点研读桑娜的心理变化时,我应该重点阅读[片段_______]。
17.读[片段二],加点字“熬”的意思是_________,从“熬”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渔夫是_________的人。
18.“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桑娜心里正担心丈夫会不会揍她一顿。
B.丈夫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她担忧的情绪顿时化为乌有,此时的她正沉浸在喜悦之中。
C.桑娜担心丈夫会突然后悔,改变主意。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也不会自行焚化。混合而成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尔吹过一阵清风,就会提醒我们,清洁的空气的确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选自鲁斯·坎贝尔《可爱的地球》

19.用“             ”段落的关键句画出来。
20.为什么说地球上的大气层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请你结合文段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美好却又脆弱,生活中你了解到哪破坏生态的现象,请你写一个现象,并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者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吧。
我注意到了这一伤害地球母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我设计了一条这样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杜处士是个_________的人,对戴嵩的《牛》特别喜爱,从文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来。(用文中原词原句来回答)
23.解释句子
(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_____________
(2)“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牧童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5.画线句中“搐”的意思是____,“乃”的意思是____。这句话写出了牧童对斗牛的______________
26.“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他的“笑”包含了__________。可见杜处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7.“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28.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从杜处士角度的收获:___________;从牧童角度的收获:_____________
2020-12-07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 文言文二则练习卷3

六、书面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表达与交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习作。
我们渴望拥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生活中水、电资源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白色污染的威胁,生活垃圾的侵蚀……
选择其中的一个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写倡议书要求:①提出具体建议。②分条而列,建议合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运用、句法实践、阅读鉴赏、写作训练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词曲鉴赏
1
填空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书面表达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
2
积累运用
3
句法实践
4
阅读鉴赏
5
写作训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65词语搭配
30.65谚语俗语
40.65课内文章理解
50.65标点符号
二、诗词曲鉴赏
6-90.4古诗  哲理  朱熹
三、填空题
100.85国学常识
110.65近义词
120.65理解句子含义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130.65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作家作品
140.4成语  谚语俗语  三国演义
四、现代文阅读
15-180.65课内阅读
19-210.4语段阅读
五、文言文阅读
22-280.4文言文阅读  字词解释  句子翻译  课内阅读
六、书面表达
290.4建议书、倡议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