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语文综合库 > 阅读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5 题号:22675264
思索阅读之趣。

游玩了一天,早就饿坏了,我们兴化的美食怎能错过——雪白的沙沟鱼圆、甘淳的大煮干丝,喷香的当季河鲜……我们边吃边聊起了最近在读的好书——世界各地的寓言。

(一)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二)狐狸与病狮

百兽之王装病躺在洞里,它下旨告知它的臣民:各类禽兽派代表前来望视慰问,它将款待,代表及随行人员。狮王以信誉担保,明文规定,颁发的证件将使代表免遭其尖牙利爪的侵袭。

狮王的诏示一发出,各类禽兽都派代表前往,只有狐狸呆在家中不愿出门。狮王下旨问罪,狐狸说:“前去探望问候狮王的代表,在去的路上留下的脚印,全朝着洞穴的方向,却没有看到一个返回的脚印。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疑惑。它发放给我们入宫证件,我们非常感激,我们相信是管用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各类禽兽代表进洞探病之后,均是有去无回。请求狮王能放过我们。”

1.乐乐奇怪地发现,选文(一)和选文(二)都提到了狐狸,但两只狐狸一点都不一样。请你结合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相关内容,进行判断,对的“√”,错的打“×”。
(1)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其中的道理,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更深刻地理解寓意。(      )
(2)寓言中的动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感情色彩,比如狼往往是凶残的,狐狸一般是狡猾的,但也不可以一概而论,要根据寓言的具体内容确定。(      )
(3)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有很多,除了中国古代寓言,还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都是在用长长的故事和曲折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      )
2.你喜欢两篇选文中的哪只狐狸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看下边某海洋乐园的示意图,完成练习。

生活中的语文

1.“海洋剧场”在乐园的最_______边,“餐厅”在乐园的最_______边。
2.丽丽来到海洋乐园,她想先去看美人鱼表演,应该怎么走?按顺序向她清晰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5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
材料一:

①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③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④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节选自《三峡之秋》方纪


材料二: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三峡》郦道元


【注释】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凄异:连续不断,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转:通“转”,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材料三:

诗句1: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诗句2:朝云基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

诗句3: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1.材料一是按_____顺序来描写三峡景色变化的。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
3.上述三则材料都是描写三峡秋天的,根据材料内容,完成表格:
选择的主要素材调动的主要感官
材料一_____视觉
材料二霜、树林、山涧、猿啸_____
材料三__________
2021-01-06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课内阅读。

(一)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二)桂花卤·桂花茶(节选)

摇下来好多箪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细枝等拣去,拣净后只剩花,看上去一片金黄,然后将花铺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罐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母亲总是先将最嫩的明前或雨前的茶叶焙热。然后,在茶叶中和入半干的桂花,将它们装在罐中封紧后,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就完全吸收在茶叶中了。这是母亲独有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母亲对于桂花还是花心思,有窍门的。……

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资料袋】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而后50多年没有回过温州。她曾写道:“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琦君在自己写的大量散文中,尽情地抒发真挚热烈的情感,比如《水是故乡甜》《粽子里的乡愁》《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自己无限的回忆。


1.联系语段(一)(二)和资料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摇落的桂花飘坠如雨丝,成了“我”儿时快乐的回忆。
B.语段(一)中母亲说的话表明了她不喜欢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母亲有自己独特的制作窍门,制成的桂花卤和桂花茶令“我”念念不忘。
D.远离故土的琦君,宛如无根的浮萍,身处台湾却没有归属感。
2.结合语段(二),完成桂花卤和桂花茶的制作流程。

3.阅读语段(一),写写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琦君的散文结尾大多与回忆有关,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细腻的情感。依据文中画“﹏﹏﹏”的句子,再结合资料袋,可以推测出《粽子里的乡愁》结尾是哪一项?(       
A.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B.挂在门楣上的粽叶已经发出了灰褐色,风飒飒地吹着粽叶,似雨声散在屋檐敲敲打打。
C.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D.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盒子里齐整可爱,嚼在嘴巴里唇齿留香。
5.读琦君的故事,好像在翻阅一本承载着厚重情感的旧相簿。令她魂牵梦萦的桂花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请结合资料袋及语段(一)(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30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