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浙江 九年级 一模 2016-01-18 22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人类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健康与环境、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山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描述的月亮的月相是(       
A.峨眉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016-11-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 黄毛夜蛾静止时体色与背景相同,受袭时展翅而飞,翅色较鲜艳,快停飞时,突然跌落在地,并掩起鲜艳的翅膀,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不动,体色又与背景相同,这样可以逃避敌害。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        
A.适应性B.拟态C.保护色D.警戒色
2016-01-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克与200克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得到晶体29.7克(不含结晶水),则同时最多可得到氢气(     
A.0.2克B.0.3克C.0.4克D.无法确定
2016-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2016-11-2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关于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A.太阳→白矮星→红巨星→暗矮星
B.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暗矮星
C.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
D.太阳→星洞→星云→暗矮星
2016-01-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箱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前部可省力
2016-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7.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16-01-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选择题 | 较易(0.85)
9. 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相遇号”“勇气号”飞临火星上空和登陆火星,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还有少量氮气、氩气,大气压为6.7百帕,火星有自转和公转,火星上温度极低,为-5℃至-90℃之间,火星上已发现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火星大气中无法传播
B.单质铁在火星上不易生锈
C.因为没有氧气火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
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2016-0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0. 如图所示是我市东白山脉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2016-01-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1. 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A.大气存在压强
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C.浮力产生的原因
D.连通器原理
2016-01-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2. 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表面布满小坑)与B(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杠杆左端下降
B.杠杆右端下降
C.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
2016-01-18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3. 有关星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星星是没有东升西落的现象的
B.在上海和北京,同一时间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
C.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侧,和地球的距离其本相同
D.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没有东升西落的现象
2016-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4. 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选择题 | 较易(0.85)
15. 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Ca(OH)2             NaOH
B.NaOH                 Cu(OH)2
C.稀HCl               Ca(OH)2
D.NaOH                 BaCl2
选择题 | 较易(0.85)
16. 有一块均匀的半圆薄金属片,有一位同学先将它按图(a)所示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测得它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按图(b)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此时测得半圆金属片的电阻为( )
A.RB.2R
C.D.
2016-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7. 在M+N P+Q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P为单质,N、Q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P、Q为盐和水,则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取M、N各m克,则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m克
D.反应物M、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Q的质量比
2016-01-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18. 下图是1994年和2004年我市一天的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夏天高
B.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8时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较高
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车
2016-01-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9. 有一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H2O 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样品W克加入98克20%的稀H2SO4中,过量的酸再用20克10%的KOH溶液恰好中和。则溶液蒸发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 )
A.30.8克B.34.8克C.30.8~34.8克之间D.无法计算
2016-1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0. 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如图所示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砣,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     
A.1.96千克B.0.32千克C.3.125千克D.2.1千克
2016-01-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1. 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影响,它们的形态有显著的差异,右图为极地狐和沙漠狐的头像。请根据头像的特征判断回答:

(1)__         ___图是沙漠狐。
(2)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如右图所示,A、B为两个电极,放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里。闭合开关后,向水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A电极上出现的气体为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_________,灯泡亮度变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3. 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图形代表_________星座。
(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_________。
(3)如果每天都有一个晴朗的夜晚,那么在我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_______(填“全年”,“半年”或“几个月”)。
(4)在秋季的晚上8、9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_________(方向)。
2016-01-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4. 为精确测量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200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测量考察中,科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测量任务。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分布: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为___________米(保留二位小数)。根据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加以简答。例如:
问题:墨镜的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他们要戴墨镜呢?)
简答:高山上白雪皑皑,阳光反射强烈,戴墨镜可防止强光伤眼。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25. 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上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实验一:从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
请写出能用于除尽氧气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气体,并测定其密度。
密度为:1.2572克/升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测得由此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了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解答题 | 较易(0.85)
26.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2)按地表形态看,C处是_________,D处是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_____           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解答题 | 较难(0.4)
27. 试分析如图曲线能否成立及原因。

(1)随着反应体系中温度从15℃到45℃不断增大,人体的酶的催化活性的变化,成立与否?______为什么?______
(2)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成立与否?_____为什么?______
(3)在富营养变化的水域中,随含N、P元素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_____,为什么?______
(4)在盛有少量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CO2,一定时间内通入CO2的量与生在沉淀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____,为什么?____
2016-01-18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难(0.4)
28. 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于1881年5月5日开始,实验是这样做的:把24只绵羊,用毒性已经削弱的病原菌进行注射感染,用另外24只绵羊不注射进行对照。5月17日,注射过病原菌的绵羊又一次注射毒性较强的病原菌,绵羊仍健康。5月31日,巴斯德当众用毒性很强的病原菌来注射所有的绵羊,6月2日,实验见分晓了,实验结果:再次受到病原菌感染的24只绵羊都很正常,而用来对照的24只绵羊都死了。
(1)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实验组绵羊之所以不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组绵羊的第二次注射,没有发病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5)按照传播途径,炭疽病属于_____________传染病。
2016-01-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七、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9. 互联网消息: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3月2日16时在福建泉州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0级,风速33米/秒。使福建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沿海一带洪水
成灾,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亿元。请指出这只消息中的几处错误?为什么?
2016-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八、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较易(0.85)
30.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质量/g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
A44.839.24033
B56.148.85041
C77.367.969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题 | 较易(0.85)
31. 如右图所示,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充有CO2,蓝色气球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亮同学收集了一集气瓶CO2气体,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只气球会浮起来?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吗?请你说出理由。
(2)小明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做了上述实验,可是两个气球没有一个上浮,你能帮助他分析原因,把实验做成功吗?
2016-1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九、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32. 喷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压强差。

(1)如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____。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_。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b)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__装置的原理相似。
2016-01-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十、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33.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15
0.50
0.70

从课本上了解到酸雨的危害和成因后,同学们想到:
提出问题:某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空气中SO2含量应属于几级标准?
他们决定去实地测试。出发前,他们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①火力发电厂通常用含硫煤为原料发电。
②SO2能被碘单质(I2)氧化:SO2+I2+2H2OH2SO4+2HI。
③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碘水反应。
设计实验:
①在5mL一定质量分数的碘水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得到________色的溶液A(淀粉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指示剂);
②将A溶液抽入一支500mL注射器中;
③抽取待测气体,用胶塞堵住针孔充分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口朝上小心排出余气(不要把溶液排出)。反复抽气振荡,当溶液变为无色时停止。
实地测试:来到发电厂附近,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按上述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并同时完成实验。记录抽气次数,准确换算成每立方米空气中气含SO2的质量。实验数据填入了下表(每次抽气体积为450mL);
分组
甲组
乙组
抽气次数/次
80
120
SO2含量/mg·m-3
0.53
0.46

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分析实验操作过程和测试数据后发现,_____________(选填“甲组”或“乙组”)的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
探究结论:同学们根据自认为较准确的数据判断,该火力发电厂周围空气中SO2
含量属于_________级标准。
反思与评价:老师在了解同学们的整个探究过程后认为:得出的结论的可信度不高。于是同学们讨论分析后,对自己的实地测试方案作出了以下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十一、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34. 碱面(Na2CO3)中常含一定量的杂质,某厂生产的碱面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6%”字样。为了判断该碱面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小明取10g该碱面样品进行检验,请你帮他完成检验过程的设计(假定杂质都是NaCl)。
(1)你检测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回答,当被测量的数据是多少时,“Na2CO3含量≥96%”是真实可信的。
2016-01-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十二、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较难(0.4)
35. 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80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80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右表所示: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80g糖类饲料(以含66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H2O和CO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__________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
(a.干旱地带             b.湿润地带             c.寒带)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5
5
43
物种B
30
15
75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1-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十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36.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置从1米深的水池池底打捞起一块实心的正方体大理石,要把大理石从水中提起,该同学至少需要544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则要把大理石提离水面,计算该同学至少要做多少功?已知大理石的密度为2.7×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2016-1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届浙江省诸暨市初中九年级模拟全真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类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健康与环境、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试卷题型(共 3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填空题
4
解答题
8
探究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类生存的地球
2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3
常见的物质
4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5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6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7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8
生物的新陈代谢
9
生命活动的调节
10
人、健康与环境
11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地球自转
20.6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0.65金属的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40.65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50.85太阳的概况  太阳系的组成
60.65杠杆的应用  杠杆的分类
7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80.85制定探究方案
90.85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声音传播的快慢
100.85降水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110.85浮力产生的原因
120.85杠杆的应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
130.85地球自转
140.8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50.85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60.85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70.65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180.85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防治方法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90.65碱的化学性质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00.65质量的测量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填空题
210.8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20.65电压表的使用
240.85地形类型判断
280.4来自病毒的威胁  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  常见的传染病
三、解答题
230.65著名的星座与恒星
250.4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组成的测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260.85等高线地形图  山体部位名称判读
270.4酶的催化作用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290.65列举主要的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320.6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及用途
340.65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盐的性质及用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60.4阿基米德原理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四、探究题
300.85浮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310.8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330.65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防治方法  碱的化学性质  常见物质的鉴定
350.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