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9-10-27 4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开花B.珊瑚礁长高
C.种子萌发D.青蛙抱对
2019-10-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结构中,区别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2019-10-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2019-10-02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切西瓜时会有很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
A.细胞质B.液泡
C.细胞核D.叶绿体
2019-10-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5. 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A.都来自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D.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选择题 | 适中(0.65)
7.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有的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你认为这种生物是(  )
A.玉米B.蟋蟀
C.木耳D.病毒
2019-10-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8.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019-10-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壁的保护作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核的保护作用D.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选择题 | 适中(0.65)
10. 小明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动物检索表,①、②、③、④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大黄鱼、蝙蝠、大熊猫、白鳍豚
B.鲸、朱鹮、金丝猴、家蚕
C.鲫鱼、朱鹮、东北虎、枯叶蝶
D.鱿鱼、丹顶鹤、藏羚羊、蜜蜂
2019-10-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1. 下列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在空中飞翔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发现并躲避天敌
C.鲫鱼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适于在水中生活
D.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肺进行呼吸
2019-10-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2.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B.蕨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铁树千年开花”说明铁树是绿色开花植物,因生长缓慢,花不易见到
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萝卜、板栗等
2019-10-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019-10-0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4. 某同学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图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载玻片
B.用镊子夹取盖玻片
C.先滴加水滴再放标本
D.盖玻片左侧不接触水滴
2019-10-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15. 如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2019-10-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6. 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有:①细胞壁、④_____和⑥_____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_____中。
2019-10-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填空题 | 适中(0.65)
17. 如图所示是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
(1)将下列供选答案序号填在图中相应括号的横线上。
①植物体   ②植物细胞③植物组织   ④植物器官
(2)植物体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_____[用(1)中供选答案的名称和箭头作答]。
2019-10-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8. 小江在野外采集了红豆杉、蕨、地钱、番薯4种植物,并制作了分辨这四种植物的二歧式检索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有种子 ……………………2
1b无种子 ……………………3
2a有果皮 ……………………P
2b无果皮 ……………………Q
3a有根 ………………………R
3b无根 ………………………S
(1)该检索表中字母Q代表的植物是_____
(2)小江把红豆杉和番薯归为一类,蕨和地钱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
2019-10-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9. 地球上现存的已知植物大约有30万种,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的特征,可以将它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主要类群。
(1)某植物分布在广阔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很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_____
(2)某种植物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生活在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_____
(3)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其实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你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如_____
(4)请你推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_____最高等。
2019-10-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0. 被称为“城市之肾”的三垟湿地,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国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

(1)三垟湿地是“中国瓯柑之乡”,瓯柑属于_____(选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乙所示,将湿地内动物分为A、B两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
(3)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物种,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可能原因有( )
①人们对湿地内资源的过度开发 ②建立了湿地保护公园 ③向河水中排放了较多的污水④成立了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9-10-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解答题 | 较难(0.4)
21. 阅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①~⑥包括了蜗牛、麻雀、猫、蚯蚓、青蛙、海蜇这六种动物,请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动物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填动物名称)
(3)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是_____,它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还需要借助_____辅助呼吸。
(4)这些动物虽然属于不同种类,但都是由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进化而来。如果对动物②进行科学分类,它应属于_____动物,②这类动物起源于古代_______。在a处应填的特征是_____
2019-10-27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提及的动物所属类群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
(2)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_____
(3)“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
(4)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__(请举一例)。
2019-10-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七、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较难(0.4)
23. 生物实验课上,小萍和小梅同学在实验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请你一起帮忙解决。
小梅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一端在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物质涂在水滴中并分散。
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稀碘液染色。
(1)小梅操作过程中的_____(填序号)有明显错误,这样操作的后果是_____
(2)到了显微镜操作的“调焦”环节,欲使镜筒明显下降,小萍应该调节_____准焦螺旋往_____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你此时刚好坐在小萍的右侧)。
(3)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正确操作时的操作步骤应是_____(填字母)。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4)小萍用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_____(填物镜上标的字母)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019-10-27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八、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4. 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其他三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规范操作。请你给操作不规范的一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他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你指导的是___同学,建议是____
2019-10-02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九、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及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喷洒植株。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____。请你帮助设计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__________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2)如果20天后,出现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十、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6. 根据目前的估计,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个数字是全球总人口数的10000倍。虽然我们的身体也含有无生命的物质,如骨骼、牙齿的坚硬部分,还有毛发、指甲等,但这些物质也来自细胞。身体上最显而易见的皮肤表层,是由皮肤细胞纤维状残骸所构成的。人体细胞的大小差距极大,从直径1×104cm的红细胞,到直径为红细胞10倍的典型细胞,如肾脏或肝脏细胞,再到硕大的肌肉纤维细胞,长度可达10cm以上。细胞最长的是神经细胞,如果从脊椎基部算起,一路延伸到脚拇指顶端,长度可达1m多。在人体中约有200多种细胞,各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但其基本的结构和内部组成都很相似。
(1)“在人体中约有200多种细胞……其基本的结构和内部组成都很相似”,这些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质 ③细胞膜 ④细胞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神经细胞是人体最长的细胞,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呈长管状,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B.神经细胞细长,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
C.神经细胞是我们人体中无生命的部分
D.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3)根据文中的叙述,有些结构是细胞产生但已不再由细胞构成,这些结构包括( )
A.红细胞   B.肌肉细胞
C.神经元   D.指甲
(4)根据文中的叙述,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构成人体的细胞大小差异很大,但形状基本相同
B.人体的所有结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包括无生命的物质
C.人体约有200多种细胞,细胞间彼此分工合作
D.构成人体的细胞总数约有200多个
2019-10-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十一、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7.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2年12月11日~20日,武汉淡水豚类科考组人员从武汉上行至宜昌,全程630公里,在长江干流只发现了10条江豚,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已下降至不足10年前的1/10。
材料二 据报道,从2012年3月3日至4月15日,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连续发现12头江豚死亡。江豚的密集死亡事件的发生,标志着长江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江豚随时有可能走上“长江女神”白鳍豚的灭绝之路。
(1)江豚又称为江猪,雌兽每年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在母乳的喂养和双亲的抚养下长大。由此可见江豚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纲动物。
(2)水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人将海葵、河蚌、鲫鱼、海豹、江豚等5种水生动物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分类。则甲的分类依据是_____;乙的分类依据是_____;其中,江豚与_____亲缘关系最近。

类群一:海葵、河蚌、鲫鱼 类群二:海豹、江豚

类群一:海葵、河蚌 类群二:海豹、江豚、鲫鱼


2019-10-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填空题
6
解答题
4
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2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3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4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生物的基本特征
20.65细胞的结构
30.65生物的基本特征
40.65细胞的结构
50.65细胞的结构
60.94动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
70.65病毒
80.85常见实验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
90.65细胞的结构
100.65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110.6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20.65植物的分类
130.65显微镜的使用
140.65观察细胞
150.65细胞的结构
二、填空题
160.65细胞的结构
170.65结构与层次
190.65植物的分类
220.65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240.65观察细胞
260.65细胞的结构
三、解答题
180.65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植物的分类
200.65动物的分类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植物的分类
210.4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常见的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70.65常见的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
四、探究题
230.4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细胞
250.65制定探究方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