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题型: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2 题号:19329578
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
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
【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交流评价】
(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相似题推荐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操作如下:

①将装置A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②打开止水夹均匀地通入________(气体),待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后,关闭止水夹,再将带有酵母菌颗粒的铂丝伸入装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操作②中空格处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
A.  B.  C.
(2)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_________(写出一例)。
2024-05-09更新 | 21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上图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仍无法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25更新 | 35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甲是某种非金属元素单质,乙、丙是该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该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2)写出甲→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乙、丙交换位置,上述转化关系能否成立?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019-05-0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