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 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0 题号:15114039
如图,P是线段AB上不同于点AB的一点,AB=18cm,CD两动点分别从点PB同时出发,在线段AB上向左运动(无论谁先到达A点,均停止运动),点C的运动速度为1cm/s,点D的运动速度为2cm/s.

(1)若APPB
①当动点CD运动了2s时,ACPD   cm;
②当CD两点间的距离为5cm时,则运动的时间为    s;
(2)当点CD在运动时,总有PD=2AC
①求AP的长度;
②若在直线AB上存在一点Q,使AQBQPQ,求PQ的长度.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们知道,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的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材料,请借助数轴解答下列问题:
(1)若,则______;
(2)若,则_____.
2023-09-25更新 | 147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数轴上两个动点开始时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M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1)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点N的运动速度;
(2)两点按(1)各自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时两点相距6个单位长度?
(3)两点按(1)中的各自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点C从原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若干秒后,点C处,求此时点N在数轴上的位置.
2022-12-11更新 | 116次组卷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背景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利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获得一般规律,进而可以进行推理和判断.如图.

课堂上,我们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根据火柴棒摆放的规律,进一步用字母描述了正方形的个数和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可推断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问题情境】
利用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直观特点,借助字母表示数,可以进一步研究数字的一般规律问题.
已知:如图所示,在数轴上原点表示数是,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点到原点距离为2;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点到点距离为5,点P为数轴上任意点,所表示的数是

【解决问题】
(1)求的值;
(2)当为线段中点时,求的值;
(3)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点到点,点的距离和为19?若存在,求出点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4-01-11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