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 十年内战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12617621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前途。

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毛泽东等人开辟了什么道路使“革命才走向成功”?并指出革命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二: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评估,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到1955年他们获得利润超过了原来资产总额24.2亿元……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色”所在。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情况


材料四: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分析材料三曲线B-C阶段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并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4)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建设道路的探索和选择,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四史”,颂伟业。某校准备建立一个“学四史"活动室,向全校同学征集方案。对此,九年级部分同学分组开展了项目化学习,并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A组:绘制年代尺,回望百年光辉历程。



(1)请帮助填写年代尺中①②两处空格以完成“四史”年代尺。

B组:开设四个展厅,展现百年辉煌成就。



(2)请将展厅,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请参照展厅一、四的内容,为展厅二或展厅三配上解说词。
2021-06-28更新 | 1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2019-07-09更新 | 7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二   


材料三   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等

材料四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
(2)材料二图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毛泽东在根据地创建中提出的哪一思想?结合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哪一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什么。概括中国共产党探索这条革命道路的历程。
2022-05-28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