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青铜时代的王朝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7626021
“大一统”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某班同学以“大一统”为主题开展三个层面的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请你参与。

【百家争鸣】

材料一:

学派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吴起

孙膑

【制度创新】

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法家的主张,建立了一套新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也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

【思想抉择】

材料三: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表格中①处应该填写什么学派?并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套“新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3)依据董仲舒的观点,汉武帝在思想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采纳其观点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工具,通过年代尺,纵向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1)图中①指的是我国哪一王朝?期间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
(2)图中②时期的疆域广阔、社会秩序稳定,主要得益于哪些政治制度?
(3)“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材料中“虎气腾腾”的表现是什么?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1-10-31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了解各朝的制度与治国理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1)写出图1中①、②处分别对应的制度或人物。
(2)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何种制度?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2024-01-17更新 | 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随后古罗马与中国秦汉交相辉映,东西文明双峰并峙。

材料一:



(1)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城邦?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 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

——《世界通史·罗马史》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图二                                                              图三                                                       图四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2023-05-19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