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石器开辟的世界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2749394
我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由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再到十六国时期,北方更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流徙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持续发展。

——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畜牧业生产经验,物质生活中的胡服、胡食、胡床等,精神生活中的胡乐、胡歌、胡舞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

(1)写出图一工具的名称,它出土于哪一古人类遗址?图二的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简要概括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史实:黄河上游地区出土了绳纹、蚕纹陶器,半坡出土了带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河南出土了骨笛。
2021-04-12更新 | 1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台州市某校七(1)班开展了以“台州文明探源”为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84年,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的村民在干活的时候发掘出了距今9000年的下汤文明遗址。那时的先民们,已经制作使用着石磨盘、流星索、陶纺轮、石斧、石凿、石锛等新石器文明工具(见图三)。这片遗址也是目前台州可考的最清晰的史前文明。


(1)若是我们穿越到9000年前,看见下汤的房屋会类似于图一还是图二?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判断的理由。
(2)图三属于什么类型的资料?有什么史料价值?
2020-06-08更新 | 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1)图1是________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图2是_________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这些房屋构造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分别有什么关系?
(4)材料二反映了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2021-10-12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