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2022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3
全国 六年级 期中 2021-11-04 1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且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C.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D.太阳黑子
选择题 | 较易(0.85)
2. 在划分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正午能见到阳光,楼间距应该根据(     )时楼影的长度进行计算。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选择题 | 较易(0.85)
3. 在地球仪表面上,连接两极的线叫(       )。
A.经线B.纬线C.赤道
选择题 | 适中(0.65)
5. 要把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洋葱表皮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要向(       )移动。
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
2020-08-03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模拟综合训练科学试卷1
选择题 | 较易(0.85)
8. 用下面透明玻璃片(侧面图)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
A.B.C.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拿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________,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三、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15.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
16. 古代科学不发达,古人对地球全貌的了解有“天圆地方”之说,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
判断题 | 适中(0.65)
17. 制作简易显微镜时,既可以选取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也可以选取两个放大倍数相的凸透镜。(      )
判断题 | 较易(0.85)
18.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小的微生物体。(      )

四、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五、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根据人类观察世界方式的特点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     )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     )能看清小于0.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2021-10-13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2 怎样放得更大练习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生命科学、物质科学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题
4
判断题
4
简答题
2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地球与宇宙科学
2
技术与工程
3
生命科学
4
物质科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四季的形成
20.85正午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
30.85地球表面
40.85地球自转的方向
50.6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60.65微生物
70.94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80.8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90.85细胞
100.8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二、填空题
110.65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
120.65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
130.6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140.85光合作用
三、判断题
150.85昼夜交替的形成
160.85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170.6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180.85使用工具的好处
四、简答题
190.65正午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
200.65常见工具及其功能
五、综合题
210.65根据场景选择合适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