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测试卷2
全国 六年级 单元测试 2020-08-22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容易倒塌的结构是(       )。
A.上小下大                                  B.上重下轻                                  C.上轻下重
选择题 | 较易(0.85)
2. 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B.只与材料的宽度有关C.与材料的厚度和宽度都有关
选择题 | 适中(0.65)
3. 江阴大桥的钢缆要承受(    )万吨的拉力。
A.4.6  B.6.4 C.6.3
2019-11-12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选择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人的脚能承载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
A.脚骨的数量多B.脚部的肌肉发达C.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2022-05-02更新 | 42次组卷 | 23卷引用: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时 找拱形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在研究纸的形状是否会影响纸的抗弯曲能力时,我们应该改变的条件是(     )。
A.纸的宽度                                  B.纸的厚度                                  C.纸的形状
选择题 | 适中(0.65)
7.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厚度和宽度对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影响程度是(       ).
A.厚度>宽度B.厚度=宽度C.厚度<宽度
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当三角形顶端受到压力时(如图所示),两边斜杆受压力,下面的水平杆起(     )作用。   
A.推                                          B.拉                                          C.推和拉
2020-08-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测试卷2
选择题 | 适中(0.65)
9. 很多物件、建筑顶都会采用圆顶形结构,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点是(       )。
A.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拱形,很坚固
B.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外推力很强,可承受很大的力
C.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拱足连接成了一个圈,就不产生向外推的力了
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关于三角形的受力分解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C.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11. 赵州桥是一座长寿的石拱桥。 (         )
判断题 | 适中(0.65)
14. 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判断题 | 适中(0.65)
15. 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的抗弯曲能力一样强。(           )
2020-08-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测试卷2
判断题 | 适中(0.65)
16. 瓦楞纸板的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         )
判断题 | 适中(0.65)
18. 在做拱形能承受垫圈的数量的实验中,小红和小明各放了10个垫圈而不变形,说明小红和小明做的拱形的承受能力是一样的。(           )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9. 钢索桥由________、桥塔和桥面组成。
填空题 | 适中(0.65)
20. 圆顶形可以看成________形的组合。
2019-02-27更新 | 35次组卷
填空题 | 容易(0.94)
21. 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建筑物里的框架结构比较坚固,而且________材料。
2019-11-12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填空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3. 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019-11-12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填空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4.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又________
填空题 | 容易(0.94)
25. 用手使劲捏,压一个完整的乒乓球,________捏扁。(填“容易或不容易”)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26. 蛋壳和仿生建筑,近些年来,建筑师在蛋壳的启示下,设计了许多现代化的大型薄壳结构的建筑,这些建筑中最著名的当属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它由10个大小各异,但形状相同的壳体组成,远眺似片片白帆,近看像重叠的贝壳,它雄踞海滨,搏击风浪,那碧水、蓝天、白帆带给人们许多美妙的遐想。因此它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建筑奇迹。

中国国家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一样也采用了薄壳形结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内部空间________(填“很大”或“很小”),但是________(填“有”或“没有”)柱子。
2019-11-11更新 | 52次组卷 | 4卷引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填空题

五、连线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连线题 | 适中(0.65)
27. 连线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使用塑料瓶来装饮料。为了增强塑料瓶的抗弯曲能力,人们会将其各个部位制作成不同的形状。请你将塑料瓶各个部位与其对应的形状连起来。
塑料瓶的上部                         圆柱形
塑料瓶中部的瓶身                 圆顶形
塑料瓶中部瓶身的表面          内凹,类似圆顶形
塑料瓶的底部                       拱形或其他凹凸形状

六、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8. 起初人们认为.原始的原木比加工成其他形状的木料更坚固。他们往往将一根原木原封不动地放在屋宇上做栋梁。后来才发现,这种经验并不可靠。于是,人们将栋梁加工成正方体或长方体。起初人们又总是习惯地将木料截面的长边a作宽度,短边b作高度架于屋栋上。这种架梁方法,往往招致梁断屋塌的后果。这个教训逐渐使人们懂得,架梁时必须将其自然位置倒过来,以其长边a作为高度,从而使房屋的安全度大大提高。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将梁这样安放会提高房屋的安全度。
2019-11-12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科学六上综合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9.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从缠绕在大树间的藤蔓得到启示,用藤蔓做成了吊桥,后来用铁链代替藤蔓建造出了铁索桥。再后来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用钢丝编成的缆绳建造出了跨度达千米以上的钢索桥。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就是一座钢索桥,它的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吊起桥面的主钢缆,每根都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如果你是一位钢索桥的设计师,你会从哪些方面增强钢索桥的承载力呢?

2019-11-12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科学六上综合题
综合题 | 困难(0.15)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橡皮筋和木条搭了一个帐篷的模型。

30.这种结构被称为________结构。
31.这个帐篷模型不容易变形的地方是________形状部分。
32.如果要利用相同材料加固这个帐篷的模型,使它更不容易变形,请在图中写出或用笔把加固的方法画出来。
33.关于三角形的受力分解情况,请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
2020-08-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测试卷2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4. 我们用了(    )根小棒搭了一个正方体框架。
A.8B.12C.16D.20
2020-08-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测试卷2
选择题 | 较易(0.85)
35. 我们在建高塔的时候,为了使它不容易倒,按照(    )设计的。
A.上大、轻,下小、重B.上小、轻,下大、重C.上小、重,下大、轻D.随意的想法
选择题 | 适中(0.65)
36. 我们湖州特色的桥有很多,其中飞风大桥(如下示意图)就是座(    )。   
A.拱桥B.悬索桥C.斜拉桥D.平桥
选择题 | 较难(0.4)
37. 南太湖大桥是一座斜拉索桥,它的桥塔上有很多钢缆拉着载重桥面。工程师在设计时做了以下三种试验,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你觉得缆绳受拉力最小的是(       )。
A.B.C.D.

八、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困难(0.15)
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什么?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38.完善实验过程。

实验设计: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提出问题

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什么?

实验材料

空塑料瓶、一些沙子或水。


实验步骤
①观察、比较两个空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下放置,另一个瓶口向上放置),哪个容易倒,哪个不容易倒。
②观察、比较装半瓶水或沙子的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下放置,另一个瓶口向上放置),哪个容易倒,哪个不容易倒。③给两个塑料瓶________水或沙子后,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结合实验过程以及相关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发现上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上________________(填“轻”或“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②根据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在建造“高塔”时,我们会将大塑料瓶放在________面,小塑料瓶放在________(填“上”或“下”)面。
③在建造“高塔”时,我们会将沙子放在________填“上”或“下”)面的塑料瓶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科学、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3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判断题
8
填空题
7
综合题
4
连线题
1
实验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科学
2
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形状
20.85工程中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3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4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50.85工程中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6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7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80.65形状
9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100.65工程中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340.65形状
350.85建筑物
360.65建筑物
370.4建筑物
二、判断题
110.65建筑物
120.65建筑物
130.85工程中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14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150.65描述材料性能与用途
16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170.65形状
180.65形状
三、填空题
190.8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0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10.94薄厚
22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3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4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50.94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四、综合题
260.4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80.4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290.4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30-330.15形状
五、连线题
270.65生活中常见技术的应用
六、实验题
38-390.15形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