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普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上海 九年级 期中 2021-11-16 3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日常生活中,书包带做的很宽,目的是(  )
A.减小压强B.增大压强C.减小压力D.增大压力
2021-11-07更新 | 23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题(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
5. 把一实心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ρ酒精=0.8×103千克/米3),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大于8克B.等于8克C.小于8克D.大于10克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6. 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只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液体对两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分别为,则(  )
A.B.C.D.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的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_____,若有3×10-33冰块吸热后融化成水,则体积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质量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8. 压强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用1200牛的压力作用在3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帕,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_________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9. 著名的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人们依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了______气压计,并发现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0.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为逃生锤,它的敲击端设计得很尖,是应用__的知识;如图(b)所示为三峡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是应用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为飞艇,它能升空,是应用______的知识。(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
11. 如图所示,将重为10牛的物体A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浸没后保持静止,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6牛,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物体A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______牛,随着浸入水中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1-11-07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铜川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2.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厚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剩余部分的质量为m'、m',则p'____p',m'______m'。(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1-11-07更新 | 1456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铜川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为了安全航行,在远洋轮船体上标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即“吃水线”。如图所示,其中F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北大西洋冬季线”和“印度洋线”。下表为不同海域的盐度及地理位置特点。

海洋

表层平均盐度(%)

中心最高盐度(%)

地理位置特点

北大西洋

3.55

3.82

在靠近北极海附近。

大西洋

3.54

3.79

在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

太平洋

3.50

3.65

在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

3.48

3.60

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处于热带。

①若该船在不同水域、季节航行时,水(海水)面正好与某条“吃水线”相平,则下列对于该船装载货物的质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F”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
(b)在“1”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
(c)在“2”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最大。
(d)在“F”、“1”、“2”三处所装载的货物质量一样大。
②“冬季海洋线”在“夏季海洋线”下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结合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图5中1号横线表示_________(均选填“北大西洋冬季线”或“印度洋线”)。
2021-11-07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铜川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五、作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图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4. 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
( )

2020-04-28更新 | 742次组卷 | 25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5. 画出双通管下端薄膜的大致形状.
2011-12-13更新 | 7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下表是某次“蛟龙号”下潜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在海面下7000米深处,“蛟龙号”所受的浮力大小。
“蛟龙号”体积21米3海面海水的密度1.02×103千克/米3
“蛟龙号”净质量2.1×104千克7000米深处海水的密度1.06×103千克/米3
乘员总重220千克最大荷载(不包括成员体重)240千克

17.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2×10-2m2的实心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求:
①地面受到的压力F
②求地面受到的压强p
③现将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0.2m的高度,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3920Pa,求圆柱体原来的高度h
计算题 | 较难(0.4)
18. 如图所示,有一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装有水。现将一只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分别测出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如下表所示。求:

浸入前

浸没后

p(帕)

1960

2352

P(帕)

2450

3430

①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
② 容器的底面积S。
③ 实心小球的密度ρ

七、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在学习压强概念后,小明和小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液体也受重力作用,它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
①他们分别将质量相等的水和冰块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中,观察到如图10所示的现象。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液体具有__________

②他们决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a)(b)和(c)所示。则根据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③小红找来了盐水,她想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你认为小红的设想可行吗?若可行,请写出实验操作步骤,若不可行则写出理由。__________
2021-11-07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铜川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名校
20. 小徐和小汇在学习“浮力”时,根据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进行了研究。
(1)根据鸡蛋在水中沉底、在盐水中漂浮的现象,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______ 有关;根据游泳时的感觉,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以及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力传感器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悬挂在空量筒中,如图所示,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测出金属块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即金属块浸入液体的深度h,计算出金属块浸入液体的体积V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还换用了液体B重复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A、B密度分别为

表一:将金属块浸入液体A中
实验序号浸入的深度h(厘米)浸入的体积V(厘米3浮力F(牛)
12.0120.12
26.0360.36
310.0600.60
415.0600.60
表二:将金属块浸入液体B中
实验序号浸入的深度h(厘米)浸入的体积V(厘米3浮力F(牛)
52.0120.10
66.0360.30
710.0600.50
815.0
(a)小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FVh的数据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物体浸入同一液体中,FV成正比,而且Fh成正比;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 的数据,认为小汇的结论存在问题,请写出小徐观点的依据 ______
(b)请补全实验序号8中的数据; ____________
(c)他们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物体浸入不同液体中: ______
(3)他们交流后,认为上述得出的结论还不够完善,需要增加一次实验进行论证,下列为案中你建议采用方案 ______
A.仍用上述金属块,浸入密度不同的液体C中,重复实验
B.仍用上述金属块,增加金属块浸入液体A或B中的深度进行实验
C.换用其他物质(如其他材质的金属块),仍在液体A或B中进行实验
2021-01-13更新 | 40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物理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
填空题
6
实验题
3
作图题
2
计算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20.85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30.65熟悉船闸的工作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大气压的应用  密度计原理及应用
40.94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50.65物体沉浮状态与浮力、重力和体积的关系
60.4液体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浮力的方向及产生原因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判断密度大小
二、填空题
70.85质量的概念  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  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90.85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00.85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气球和飞艇的原理
110.85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0.4压强的综合问题
130.65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实验题
80.85压强的定义和单位  压强公式及其计算
190.6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200.4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作图题
140.85力的示意图
150.85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五、计算题
160.85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密度及质量
170.4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利用p=ρgh的公式计算柱状固体的压强
180.4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计算较复杂情况的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比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