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广东 八年级 期末 2024-01-29 1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力学、光学、声学、热学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我们使用的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是185(  )
A.mB.dmC.cmD.mm
2024-01-3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2023年5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在深圳市宝安区茅洲河段开赛,如图,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龙舟B.流淌的河水
C.岸上的观众D.岸上的标语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2023年11月10日晚,深圳人才嘉年华活动在人才公园举行,数百架无人机在音乐声中组成精彩的文字图案造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光的无人机不属于光源
B.高楼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音乐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在空气中传播
D.对正在欣赏表演的观众来说,音乐声属于噪声
2024-0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如图,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可乐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可乐罐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24-01-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如图,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是入射光,OB 是折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BON是入射角,∠AOM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OB射出
6. 如图,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
B.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
C.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
D.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
2024-01-2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如图,将绑紧密封的气球压入水中,气球体积会变小。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变化情况(  )
A.质量增大B.质量减小C.密度增加D.密度减小
2024-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9min
C.在EF段,该物质不放热D.在CE段,该物质处于液态
2024-01-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小明分别测出A、B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物质A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物质A、B的密度之比是4:1
C.水的mV图像应该位于区域Ⅱ
D.当A和B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B物质的质量较大

二、作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0. 如图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2024-01-2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作图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冬至是我国民俗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今年冬至,小红在家中帮助妈妈煮饺子,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红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继续烧直至将水再次煮开。请你大致画出加冷水后水温随着时间变化情况图像。
2024-0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___cm。
(2)如图乙,科学老师在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移开拇指点火,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或很小的声音,此实验说明声可以传递 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其中“很小”是指声音的 _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小。
(3)如图丙,叉鱼时会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鱼。原因是看到的鱼跟其实际位置相比较 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一些,看到的实际是鱼的 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24-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四、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①图乙是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__℃,此时的大气压强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1标准大气压;
②如图丙所示,小明接着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9℃,且示数不变,试管中的水没有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___________
(2)小红同学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中凸透镜的f=10.0cm。

①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如图中虚线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35.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4-01-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4.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甲,将斜面顶端的小车尾部轻轻向下压,小车前轮砸向木板发出声音并开始下滑。滑动结束时小车撞上挡板再次发出声音。图乙为此过程中通过手机录音软件录得前后两次的发声波形图和时间轴。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2)为了便于计时,实验中应该使斜面坡度较 ___________(选填“陡”或“缓”)些;
(3)为减小计时误差,采用手机录音软件将小车AB两点的撞击声音录下,时刻如图乙所示,vAB=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
(4)下列图像中最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某次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_____(用字母v1v2表示)。
2024-0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5.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洗手液的密度。

方案一: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___________g;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可测出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41.8g,由此计算出洗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方案二:如图,用电子秤、烧杯、水测量洗手液的密度,具体步骤如下:
(1)将空烧杯放置在电子秤上,记下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洗手液放在电子秤上,并在液面处做标记,记下质量m2
(3)将烧杯中洗手液倒掉,洗净擦干,再在烧杯中倒入水至标记处再放在电子秤上,记下质量m3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推导出洗手液的密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对比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_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所测洗手液密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2024-0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如图甲,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是国家重大工程。2023年11月28日,标志着“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深中通道主线全长24km,设计通行速度100km/h。
(1)若汽车全程以100km/h通过深中通道主线,所需时间为多少?
(2)如图乙,是汽车从深圳A地行驶到中山B地的导航截图,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此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多少?
(3)若汽车以(2)所求的平均速度,改由深中通道从深圳A地行驶到中山B地,全程约70km,求至少可以缩短多长时间?

2024-01-2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可实现整车的轻量化,极大提高能效和续航。如图为深圳生产的某款电动跑车,车身总质量超过2.5t,最高车速可达300km/h。为实现轻质化,该车某部位零件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质量仅为3.2kg。(ρ碳纤维=1.6×103kg/m3ρ=7.8×103kg/m3
(1)求该碳纤维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2)该碳纤维零件,若改用钢来制作,质量为多少?
2024-01-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六、科普阅读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18. 光学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学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创造了阿秒激光脉冲的实验方法”。自然界里的各种物理过程,其运动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比如,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分辨划水过程;子弹击穿苹果的过程用肉眼无法捕捉,自然界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更快,甚至无法用高速摄像机捕捉。要能看清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就是这样的照相机,它的出现
材料二:图甲是一种家用消毒柜的结构图。紫外线灯可发出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图乙为紫外线的三个波段示意图,其中UVC对人体伤害最大。UVC能通过石英玻璃,普通玻璃可有效阻碍UVC的传播。

材料三: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即,式中单位是m,φ的单位是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φ乘100的值。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通过材料一可判断,阿秒是___________(选填“时间”或“长度”)单位;
(2)材料一中拍摄到子弹击穿苹果的高速摄像机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3)材料二中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属于___________波段(选填“UVC”“UVB”或“UVA”);
(4)材料二中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从紫外线灯的密封透明灯管内透出,对柜内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柜门透明部分的材料应选___________,透明灯管的材料应选___________(均选填“石英玻璃”或“普通玻璃”);
(5)通过材料三分析: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200度,则该同学为_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镜片焦距为___________m;进一步分析可知,透镜的度数越大,透镜焦距越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光学、声学、热学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作图题
2
填空题
1
实验题
3
计算题
2
科普阅读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2
光学
3
声学
4
热学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 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见的长度及估测
20.94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不同参照物下描述运动  判断参照物的选择
30.85区别光源与非光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探究声音的产生  辨析声音是否是噪声
40.85液化的概念和现象
50.65光路的可逆性  作出光在空气和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图  根据光路图区分入射、反射和折射光线
60.85透镜的特点与分类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特点
70.85质量的概念  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80.6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90.65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  密度的概念、定义式及单位  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作图题
100.94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焦距  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
110.65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三、填空题
120.8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读数和数据记录  从水面看向水中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声与信息
四、实验题
130.65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140.65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150.65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五、计算题
160.65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  平均速度的计算
170.65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六、科普阅读题
180.65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照相机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光路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