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0010660
小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图甲中如果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图甲中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准备透明薄玻璃板,应选择较________(亮/暗)的实验环境,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
(2)实验中,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在玻璃板前面能够看到蜡烛B,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
(3)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小明把光屏放在了蜡烛B的位置,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前面/后面)观察,看光屏上有没有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通过移动蜡烛A的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与本次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复习时,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李梅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李梅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她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玻璃板厚度/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

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她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填“mm”或“cm”)。
2022-09-15更新 | 2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1)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
(2)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2-06-05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