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7 题号:11533666
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B放在像处,使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距离_______cm;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某次实验,将光屏竖直放置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能、不能)进行,因为____
(5)如下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a.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
b.记录自己脚下所处的位置;
c.量出_________的距离,则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3)小勇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当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时,他发现蜡烛的像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当玻璃板绕中点顺时针转动时,所成的像______时针转动。
2022-04-14更新 | 6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再将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3-02-23更新 | 85次组卷
【推荐3】(1)如图甲所示,小明利用天平测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g;
(2)如图乙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两支_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蜡烛。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白纸上怎么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图丙是“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从结构上看,调节好的压强计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探头处在水面下的深度时,它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g

2024-06-01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