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2349791
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 ______ (选 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 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_ (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 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 A 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 ______ (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 A 成像位置处的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5)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玻璃板,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
(3)如果移去后面的蜡烛,在B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1”、“A2”或“A3”)
(5)在进行该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要多次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并测量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其目的与___________相同。
A.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B.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6)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你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
2023-09-21更新 | 8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采用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便于确定 _________;为了更清晰地看到烛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实验应选择在 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 _______关系。
(3)移动玻璃板后水平桌面上未点燃的蜡烛B,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像。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明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2更新 | 6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彤同学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使用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能观察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3-03-31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