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3880333
小凡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时: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___,此时成像的亮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_____一些(选填“好”或“差”);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蜡烛B的位置即是_______的位置。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________处观察(选填“a”、“b”),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_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
(4)在实验中,小凡看到蜡烛A有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
(5)小凡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该实验应选择较 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实验环境;
(2)实验时应选择较 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 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 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____cm。
2024-01-17更新 | 5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023-06-20更新 | 148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
(2)我们应选择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______(选填“A”或“B”);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023-02-24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