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4857435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采用较薄的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
(2)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等大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请帮小李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若玻璃板前的蜡烛M没有点燃,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
(5)小芳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M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N蜡烛应与M相距________cm才可能与M的像完全重合;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7)使点燃的蜡烛在某一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理由:________
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______
A.保持M、N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
(8)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023-12-29更新 | 5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细心的小明发现实验室提供的玻璃板,一面贴有膜,另一面没有贴膜,实验时贴有膜的一面应为玻璃板的______(前/后)面。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相等/不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经过10分钟左右的实验探究,小明组熄灭蜡烛A并拿走玻璃板,同组的小华发现此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A、B蜡烛都无法完全重合,他猜想原因是______
2021-03-27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平板玻璃,像的大小将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______处(选填“A”或“B”);
(2)小杜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选用了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 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 ℃;继续加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图乙示数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______℃。
2016-12-07更新 | 4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