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8582590
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用一块 _____(茶色玻璃、平面镜、普通玻璃)进行实验;
(2)在实验中,应将茶色玻璃 _____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在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_____(选填“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 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
(4)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的目的 _____(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避免偶然性,便于寻找普遍规律
B.多次实验,减小误差
(5)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两个像,这是因为所选玻璃板厚度太 _____(厚、薄)。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他们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为了使像更清晰,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透明玻璃板应______放置在纸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并移动后面等大的蜡烛B,直到从各个方向观察其与蜡烛A的像______,此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得到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分析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且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位置放一光屏,此时应该_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023-12-21更新 | 10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是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装置。
(1)实验中,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接着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用蜡烛B去代替A的像,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
(3)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较好。
(5)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021-05-22更新 | 10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四块玻璃板供小峰选择:
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小峰应该选择_____玻璃板;
(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的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0-03-04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