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8651823
小鹏用如下器材:白纸、茶色玻璃板、两根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铅笔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在 _____的环境中进行(填“较暗”或“较亮”);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
A.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来测量像距和物距
B.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C.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更清晰
D.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甲,小鹏将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点燃,将另一支外形相同的 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实验方法是 _____法;

(4)如图乙,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目的是 _____;由三次实验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_____
(5)为了探究像的虚实,小鹏将蜡烛B取走,在其位置上放一块光屏,光屏上 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填“实”或“虚”)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物理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明同学将棋子A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珍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B,无论小珍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B,小明都看不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_____,调整后,小明便能看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2)把棋子A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B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B与棋子A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实验中还需要_____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
2021-06-26更新 | 8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将玻璃板垂直纸面放置,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1)用较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4)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B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若无论怎么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可能是______
(5)本实验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便于得出普遍规律
2023-11-25更新 | 1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贝同学在学习了有关光学知识后。
(1)小贝用钉子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①薄膜上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贝发现小孔的位置和像到小孔的距离固定后,物体越近,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中。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s/cm5040302010
像的高度h/cm11.251.672.55

③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______
④若蜡烛和小孔位置固定,只将屏靠近小孔,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贝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该实验应在光线较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暗”或“亮”);
②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_____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③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04-09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